马骏

马骏,自幼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双手端不动碗的他,却成了“仰面写作的人”,他用文字治愈了自己,也温暖了无数读者的心。2024年11月16日,马骏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小史铁生”。他如同一匹不屈的骏马,在文学的草原上奋力奔跑,带给读者无尽的感动和力量。

人物解读

角度一:逆境中的坚持与奋斗。

马骏,1995年出生于宁夏西吉县的一个回族家庭,他的生命之初便与常人不同。在他出生时,便被诊断为“脊髓性肌萎缩症”。这一罕见的疾病使他无法自由行走,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能具备,这种命运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无情的。然而,命运的残酷并没有将他的灵魂压垮。相反,这个小男孩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向往,像一把锋利的剑,劈开了他心中的黑暗。

年幼的马骏每天看着妹妹背着书包去上学,内心充满了羡慕和不甘。他渴望上学,希望能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处境。为了能让他接受教育,几经波折,从小学到中学,父亲亲自背着他往返于家与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中,马骏用自己的坚韧不拔,展现了超凡的学习能力。

角度二:文字的救赎与重生。

2016年,马骏迎来了转换人生轨迹的一部作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本书不仅是他个人的启蒙,更是他的灵魂导师。书中,史铁生通过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独特体验告诉他生活的无常与温暖,让马骏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暖暖的情感和希望的力量。他被书中所描绘的生命哲学深深触动,决心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

坐上电动轮椅后的马骏,首次拥有了“自由移动”的能力,这让他可以走向更大的世界,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虽然双手颤抖,但他坚持仰面躺着用手机写作,将看到的世界和内心的情感化为文字。他的笔名“柳客行”,寓意着像侠客一样游历世界。

角度三:“读书创作让我更坚定,也更勇敢。”

马骏的努力和才华逐渐得到了认可,他的作品开始在文学刊物上发表,并获得了多个奖项。2023年底,他的散文集《青白石阶》出版,记录了他对人生苦难的深刻认识和对人世的真挚感恩。当他将生命向文学敞开,人生也由此“柳暗花明又一村”。2024年,他荣获了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这是对他多年来坚持写作和不懈努力的最高肯定。读者们在书中体会到了一个年轻人肩负的悲痛与欢乐,感受到了他那清晰的洞察力与理想主义。他说:“读书创作让我更坚定,也更勇敢。通过文字,我又认识了自我,认识了活着有意义。”

运用示例:在命运的枷锁下,马骏以文字为翼,翱翔于无垠的心灵天空,将“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束缚化为生命华章的序曲。他斩破重重困境,以实际行动书写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丽诗篇,体现了个体的坚韧不拔。即便前路布满荆棘,只要心中有光,希望便如灯塔般指引方向,让每一步前行都闪耀着不屈与勇气的光芒。

素材链接

马骏的家乡西海固,被誉为大地上的“文学之乡”。辍笔20年的农民李成山,在摆脱贫困后重拾写作,以“农民的名义”书写;“我们的作品就是要关怀生命的疼痛,给人以鼓舞、力量、希望”,盲人作家赵玲用文字讴歌人性的善良,歌颂家乡的变化——故事就在那里,这是从黄土地生长出的表达冲动。一个个不屈服于命运、追逐梦想的身影,给出了一个答案:对很多人来说,写作是相互寻找、彼此照亮的过程。

(编辑:王冠婷)

上一篇: 何亚君
下一篇: 渺小的,壮阔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