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月朦胧影,何须探微波

作者: 尹露露

在阿多尼斯那掷地有声的话语中,“为了说出真理,改变你的脚步,准备好燃烧成火树”,我们似乎被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所驱动,渴望将世间的每一件事都“说得清,道得明”。然而,世事如织,纷繁复杂,又岂能尽皆洞明?或许,在这纷繁之中,“说不清,道不明”不仅是对未知的一种接纳,更是一种深邃的哲学智慧。

唯物史观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告诉我们,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从主体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以及所处的阶级立场,都会影响到对事物的认识。正如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幅画,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同样,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基于各自的经验和背景,也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而从客体的角度来看,复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展现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们不会轻易地暴露在我们面前,而是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才能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想要真正地将一件事“说得清,道得明”,往往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努力。

然而,并非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我们如此执着地追求清晰和明确。在生活的许多场景中,“说不清,道不明”反而成为一种更为合适的选择。安妮公主那天真烂漫的“你好吗”,在简单的问候中流淌着深沉的情感;黛玉临终前的那一句“宝玉,你好……”,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叹息,葬花而亡,情感又怎能轻易用言诉说?再如彭蠡之口的石钟山,其命名之谜,又有谁能真正辨清?还有“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古老问题,我们又何必为此而困顿不已?在这些时刻,我们或许应该学会放下那份执着,让流淌的情感在无声中绽放美丽,让难解的谜题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更加有趣。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曾这样描绘:“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里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那淡月朦胧下的荷塘,皎洁而美好,我们又何必去探寻那微波之下的秘密呢?那么,在生活的许多瞬间,我们或许可以更加随心而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率性坦然地面对一切。

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一带而过。在处理问题时,我们仍需坚守原则、审时度势。名侦探柯南之所以能成为正义的化身,是因为他能够抽丝剥茧,把案件说清道明;而玛格丽特和小仲马之间的悲剧,正是因为他们未能及时澄清误会。在面对不同的事情时,学会“因材施教”,因势择方。既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下执着,又要懂得在关键时刻坚守原则。

淡月朦胧影,何须探微波?不必事事都追求清晰明了,因为有时候,那份朦胧和神秘正是生活的魅力所在。且让我们在月华朦胧的生活中,掌握“说不清,道不明”的智慧,一起聆听“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

(指导教师:李寨主/编辑:王冠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