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忆三国

作者: 江虹羲

捧读那本书时,它邀我共酌,醉时不觉身是客;掩卷而醒时,它重回历史瀚海,独留我一人如痴如醉。

它举杯问道,您可曾读过我?

我笑言,自然识君。初识三国,捧书长读,如饮一碗烈酒,辛辣而回味无穷。人们喟叹三十六计之妙,敬佩文臣武将之才德,惋惜三国之末路。但味儿最烈的,当是各式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英雄枭雄辈出:孔明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后无人堪比;孟德亲献刀胜官渡厚待人才,生逢乱世为枭雄;云长战吕布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忠肝义胆实豪杰……无论英雄或是枭雄,抑或小兵小卒,躬逢乱世,人人都身不由己,人人都对乱世作出了个人回答,生动而又鲜明。罗贯中先生回望浩瀚历史,载其事,绘其神,令后人读时似与古人作伴,恍若亲临三国沙场,与将士共分麾下炙,与文臣舌辩群儒。故吾是读者亦是酒客,醉回吹角连营,于军帐中比量智谋,于沙场上铸造英魂。

它停杯又问,您可曾读懂我?

再读三国,如掬一捧水月,美则美矣,清则清矣,却终要逝于手心。史虽壮哉,惜其已往。再读才发觉书扉中藏着的不仅是辉煌与雄壮,还有无穷的悲哀与无奈。云长败走、孔明托孤、吴蜀魏被晋取代,历史早已写下结局,而罗贯中先生所写的毕竟是演义。揩拭表面的精美言辞,细细触摸人物,将其放于当下,我们又可见历史伟人之平凡与可爱。孔明为刘氏集团鞠躬尽瘁,曹植实乃新时代文艺青年的领袖人物,孙权为孙氏集团的好老板。名著之下,功业之后,有常人难知的苦楚,亦有独具一格的可爱,但俱往矣。因此越喜爱其人,越手不释卷,那遗憾与落差反而来得越大。

读十遍、百遍,都不能读懂三国,三国的故事应当留与三国人品读。只有亲身经历那个时代的人才能与三国同频共振,而后人只能使用“我认为”三字。此为遗憾,亦为美感。

三国演义好看,带读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目睹一个时代的沉浮;三国演义好玩,让读者以酒客的身份于沙场上厉兵秣马;三国演义好读,使读者在沉浸的同时,又如童话般夜半时分匆匆离开梦境。倒不妨以书为伴,携三国至新时代,以古事问古人,视当下赏新事。

于是我又挽书再饮,邀它共品今日之酒,醉游当下。

评点

此文颇具巧思,行文结构清晰分明,内容详实丰富,文字简洁凝练,流畅自然,颇具古朴韵味。作者匠心独运,将《三国演义》一书视为“酒友”,赋予这部名著鲜活灵动的人格化魅力,以极为亲切的第一人称视角,与书展开一场畅意的对谈。

文章依循读书感悟的脉络徐徐展开,通过对书中人物经历的讲述,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使书中人物的传奇历程如一幅幅绚丽多彩、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全文从自认深谙三国到怎样读懂三国的思索,使读者在好看、好玩、好读的文学品鉴之旅中,深切体悟到历史长河中的汹涌浮沉。

文章限于篇幅,若是对人物背后潜藏的行为动机与价值取向深入挖掘和剖析,就会更有思想深度和历史的厚重感。

(指导老师:王伟平/ 编辑:关晓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