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年高三名校联考 主题:学习的重要性

作者: 高良连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明明知道学习很重要,为什么还是有人不愿意好好学习?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立足当下学习领域存在的具体问题引起思考,要求考生立足学习情境,正面回应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审题需紧扣“为什么”进行思考。为什么明知学习重要却不愿意好好学习?知识的无涯与人力的有限、环境的压力与意志的弹性,学习的意义与认识的错误等矛盾,都可能成为压倒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考生不妨先记录下能想到的所有原因进行分类、概括和分析,再深入追问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如志存高远以学、悦纳挫败以学等,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立意:端正认识才能“好好学”;学习不易,需多方努力;善学才能乐学……

例文一

追求高远 敏而好学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蔡家玥

明知学习重要却不愿好好学习的原因,在于缺乏理性的担当精神,故无法克服学习的枯燥,主要表现为无法“延迟享受”,而深层原因是对高远追求的缺席。

“不愿意”的一大原因是感性上的“不喜欢”。而因“不喜欢”便不去做的任性态度,归根究底源于担当意识的缺失。诚然,学习有艰苦、枯燥的一面,学习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不见成效的气馁和迷茫,唯有以理性精神消解感性上的抗拒,克服人性中怠惰的本能,方能真正走向自由与成熟。

而人所不喜欢者,大抵为耕耘过程之艰辛。对劳累的厌弃乃人之常情,然有人着眼长远,甘心为前方的曙光忍受静夜的寂寥,辛勤劳作以期来日之丰收。而有人目光短浅,短期内无法享受学有所得的成就感,便转向无意义的“娱乐至死”。网球新星郑钦文在WTA 年终总决赛中遗憾告负,但她坚信“网球并不是一个靠幸运就能获得胜利的项目”,只有不断攻坚克难,才能成为真正强大的自己。坚毅者,往往拥有更辽阔高远之追求,于水尽山穷时仍不失“平芜尽处是春山”的坚定信念,在自己的季节里从容地开花结果。

长远的眼光植根于更辽阔高远的追求。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所言:“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纯粹而高远的追求赋予我们摒却表面、短期、功利性的干扰,要有花繁柳密处拨得开、狂风骤雨时立得住的定力,以内心的热忱笃行不怠,不惧山高路远。古有孔子慨叹“朝闻道,夕死可矣”,对真出世的纯粹的追求赋予他入世传道、“修己以安百姓”的热忱;今有天文学家梅林怀揣对科学的出世的热爱,成立“西涌暗夜社区”,在保护光环境的同时传播天文学知识,助力绿色中国建设。学习亦是如此,对知识与真理纯粹的热爱在我们心中亮起星月清辉,让我们屏蔽对排名与成绩等功利性追求的干扰,对学习之“苦”甘之如贻,以坐得住冷板凳的耐心静心沉潜。

当今时代,我们应警惕只盯成绩,落入心为形役的误区,而应凭借对更辽阔高远的追求的笃定,敏而好学,绘就昂扬向上的人生曲线。

评点:作者紧扣材料,开篇回应“不愿好好学习”的深层原因——高远追求的缺失。立论明确;进而逐步剖析问题原因,提出克服抵触艰辛劳作的办法——追求高远、目标长远。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结尾以比喻方式论述,颇有文采。

内容17 分+ 表达18 分+ 发展等级17 分=52 分。

例文二

做学习的“长期主义者”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黄劭煊

“明明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属于观念层面,“却仍然有人不愿意好好学习”属于个体行为。人的观念与行动并不构成简单的因果关系,往往受多方复杂因素的影响。一旦流行的观念在人们的实践中得不到正向的回馈,信念不定者往往身心俱疲,落荒而去。做学习的“长期主义者”,以独立思考之勇气和恒久实践的毅力,不断体悟学习的真正价值。

学习是终身之业,不能一蹴而就。古有“学不可以已”“学海无涯”等警世名言,但这一特点与当下社会的快节奏产生了强烈的冲突,慢回馈的“长期主义”很容易因现实的打击而早早夭折。因而,坚持学习的“长期主义”,需要青年恒久实践的毅力。

黑龙江冰上马拉松参赛者日复一日为冰跑事业奔波助力,即使冰跑在偌大的中国独此一家,力量微薄。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习就是在长期的坚持中增强自身的韧性,体悟生命的意义,学习的态度和修养并不能以效率、功利的尺度衡量。不难看出,当下人们对慢回馈的抗拒,一是来源于快节奏时代带来的焦虑,二是对于功利没有切实的认知和思考。而急功近利的“效率至上者”却迫切地要求每一点付出都要有看得见的回报,终究只能像那只“六跪而二螯”的蟹,接受“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的现实。

明功利之辨,在独立思考中始终坚持长期主义,为恒定的实践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现代以来流行的“读书无用论”片面而理所当然地否定学习的价值。诚然,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学习也并不只是谋生的阶梯,还是一种人生态度。青年往往将“看不到成绩”“找不到工作“等功利性的回馈来作为不愿学习的借口,却看不到坚持学习对于人生的价值导向作用,陷入短视的境地。长期主义、终身学习意味着一个人敢于将完善、提高自己的事业坚持始终,这便是古语所云“止于至善”的境界。

切莫将功利作为学习的动力,而应将内在的涵养引领我们在学习之路上矢志不渝地走下去。检验一个观念是否适用于自身的关键,并不在于短期的“有用”,而在于其对人生的影响,这是非长期坚持与沉淀不可的。我们要做学习的长期主义者,在辨证看待各方功利因素的过程中坚守生命的追求,成就独立的自我。

评点:作者针对材料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不愿意好好学习的原因是回馈与观念的冲突”,引出论点“做学习的长期主义者”,立意新颖;随后从学习的长期性与社会功利性的冲突展开分析,阐述了不愿意好好学习的原因,提出“明功利之辨”,以长远的目光行长期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文章胜在分析原因的思路新颖独特、富有思辨。

内容16 分+ 表达17 分+ 发展等级17 分=50 分。

(编辑:李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