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云不改心中月,凌门越槛驶千帆

作者: 姜焱

《季羡林自传》有言:“我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有时也荆棘丛生。”斯言灼灼。人生的道路有时笔直顺畅,有时蜿蜒曲折,一路上经常潜伏着人生之坎。没跨过去时,横看竖看都是一道坎,但跨过去后却是一扇扇通向成功的大门。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的坎坷,亦可视为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门槛。如果认真区分起来,门槛分为两种:一种源于环境,一种源于内心。前者看似困难,但只要勇敢战胜它,就会成为生命进阶的砝码。而后者与人生态度有关。有人终其一生也无法逾越心槛,而也有人不但跨过了自己的槛,还有了质的飞跃,提升了思想境界。那么,怎样让门槛进阶、心槛飞跃呢?以霁云不改心中月的人生信念,跨越高低起伏的门槛,赏万景千山海色秋。

有人说,人生的门槛全是挑战和未知的风险。其实不然,生命的闪光点大部分都是我们接受的挑战凝结而成的。承受的苦难、横拦着的门槛,对大多数平凡人来说,往往是令人畏惧的存在,这是人生常态。若只看到槛,没看到门,认为门槛是坎和劫,本质上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但也有人将目光放在了“门槛后的生门和新机”上,纵使遍体鳞伤也要跨越人生中的门槛,发挥自己的潜能,视门槛为丰盈生命的机会。

真正成为人生路上绊脚石的,未必是那一道道门槛,而是那仰望门槛而生的恐惧、凝视黑暗不敢努力的绝望。真正打败我们的从来不是种种苦难设置的门槛、与门槛并肩而行的大风大浪,而是停滞脚步的心态。生活中的门槛,究竟是门还是槛,并不是由门槛本身决定,而是由跨越门槛的行人决定。

跨越人生的门槛是人类完善自我生命的终极梦想,也是修炼心性与品性的内在需要。杨万里诗云:“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作为,迎击人生风浪,用智慧跨过生活中一道又一道的门槛。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高璞以侦探破案的心态研究如何跨越“免疫逃逸”的门槛,让“造福肿瘤患者”的梦想在核酸免疫应答领域生根发芽;詹天佑巧妙地利用动能和惯性,跨过高岭险峰的门槛,设计修建出第一条中国人自己的铁路;木心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给自己设置一道“静心反思”的门槛,只身一人前往莫干山,凝练出《文学回忆录》。生命如铁钻,愈被敲打,愈能激发出火花。不改心中日月,勇越门槛,才能看到霁云如画之美景。

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我就能遇到多少个春天。生活路上横亘着多少门槛,其实就有多少风景。跨越生活中的门槛,需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骨气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者随风即灭。”只要提灯前行,有不改朝阳的智慧,有温暖向阳的勇气,就没有走不过的门槛。每个人在时间长河中微不足道,但在有限的岁月里不断尝试跨过门槛,并为之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对我们来说却至关重要。正是因为跨越门槛,才能看到“柳暗花明”“海天殊色”。

评点

从议论的逻辑上说,文章议论的针对性很强。针对“门槛”的本质、根源、措施,作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中,对“门槛”的本质做出了思辨分析,不同人对待门槛亦有不同的态度。对跨越门槛做出了批判性思辨。高璞、詹天佑、木心等人物事例加以有效地佐证,引用季羡林、歌德的名言,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