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合理质疑”阅卷实录

作者: 陈代秋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读书,需要合理的质疑。质疑,可以激发思维,可以寻找真相,可以修正错误,可以促进创新……有时,质疑的合理性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读书如此,其他方面亦如此。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由四句话构成。

第一句话,由读书引出“质疑”的话题,强调要“合理的质疑”,限定了“质疑”的范围,突出了“合理质疑”的必要性。这一句话是引子,提醒考生,读书只是由头,不能把写作关注点放在读书上。

第二句话,强调了质疑的重要性。省略号前强调质疑的影响、作用;省略号则提醒大家,质疑的作用宽广,不仅仅是材料列明的几点,还可以补充出“达成共识”“促进团结”“促成飞跃”等。这一句话是关键句,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第三句话,突出了质疑相对于时间的复杂性。质疑的合理与否要用时间来检验,有时当时的质疑不合理,但随着时间、条件等变化,重新看待却具有合理性,反之亦然。这一句话凸显了对思维的要求,需要在审题立意时辩证分析:“有时”一词说明这种复杂性不是必然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变化”一词暗示要写出正反转化的原因、依据和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前三句暗含了考查的三个层次:质疑,合理质疑,关注质疑的时间性。

第四句话,引导考生由读书说开去,将目光投向生活、事业、社会、国家等更广泛的层面,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维去理解质疑。

综上,材料的关键词为“合理质疑”。写作过程中应关注质疑的前提、方法、态度、目的等方面,关注关键词的内涵,抓住背景、原因,辨清逻辑关系,辩证分析。

立意方向

1.围绕“合理质疑”论述其价值,可由个体到集体,由历史到未来。

2.强调合理质疑的重要性,提出合理质疑的方法,弘扬合理质疑的精神。

3.合理质疑需要有知识涵养与探究能力,也需要有眼界心胸与开拓进取精神。

4.合理质疑杜绝胡乱怀疑与无理推测。

一类文

以发展之眼光观质疑

□一考生

在人类历史的广阔画卷中,发展与质疑如影随形,互为表里。历史的蜿蜒曲折,不仅揭示了有预谋的动机,也孕育了不可知的必然。一切竟与质疑紧密交织勾连,通过对世界的叩问与反抗,新质才能破土而出。

若无质疑,大航海的时代不会到来,中古时期的人们可能永远无法得知世界的全貌;若无质疑,资产阶级压榨剩余价值的秘密可能永远不会被揭开,工业时代的人们难以摆脱枷锁,实现真正的思想解放;若无质疑,中国近代的革命道路或许会坎坷难行,难以焕发新生。正是在不断地向内叩问与向外抗争中,时代被注入了向前发展的润滑油,运转的齿轮不至于生锈腐坏,思想的汪洋也得以拨动出一波又一波的浪潮。

故曰:质疑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以避免短视而沉溺安逸使时代停滞不前。

或有人张疑目而嗟问:难道质疑就等同于真理吗?

其实不然,质疑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对现状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探索。真理都是有条件的,脱离时代背景便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沼。质疑,正是为了寻找这种发展中的真理,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方向,继而引动历史的齿轮。由此得出,质疑也是发展的一环,脱离时代语境而大谈标新立异是不可取的。

纵使质疑的合理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作为当代人,我们在研读历史时,也应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对过去的质疑,理解它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或肯定历史的价值。这正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必然过程。

同时,我们也不应因质疑的困难而畏惧不前。质疑不仅是向外的对既定规则的挑战,也是向内的对自身认知的超越。在质疑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困难,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因此,我们应勇敢地面对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追求真理。

拜伦在《哀希腊》中曾发问:“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我会答道:“在风暴的中心,在时代的队伍之中。”

以发展的眼光观质疑,其余交给历史来评判。

评点:文章紧紧围绕“以发展之眼光观质疑”这一中心论题,从质疑推动了历史发展、质疑与真理的关系、合理质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等方面展开论证,思其他考生所未思,言其他考生所未言,体现出一定的理论高度。全篇环环相扣,说理层层深入,一气呵成;论证逻辑性强,说理严密,分析辩证,令人信服;文字流畅优雅,言简义丰,视野开阔,格局高蹈,节奏不疾不徐,给人很好的阅读体验。

内容18+表达19+发展18=55分

一类文

疑落理溪水也香

□一考生

对《红楼梦》的解读,历来是文学界的热议话题。在诸多解读中,各种思想相互质疑碰撞,不同版本的注解百花齐放,共同铸就了文学界独有的红学之香。

读红楼如此,其他亦然,以合理的质疑熔铸其中,追根溯源,探其渊薮,以求思维素养上的突破和超越。

何谓合理的质疑?我认为,合理的质疑并非仅停留于表层的纠错,而是深层的思维碰撞和挑战。它不应被某一领域所局限,而应是一种跨领域的辨证思考。同时,合理的质疑也不是随意发表意见,而是基于实践经验,经过深度思考后提出的。

经过合理的质疑,我们萦绕在心头的困惑得以消散,自我认知也在质疑的洗礼中不断提升。质疑,如同摩擦瞬间迸发出的火花,照亮了前路。在合理的质疑中,我们逐渐陷入深邃的沉思,不断沉淀心性,稳固自我。我们在思维的海洋中不断探寻,仔细检索和筛查所接收到的信息,以严谨的态度对其进行检验和审查,从而确保获取到准确而可靠的知识与智慧。

达尔文人格中最吸引人的方面,莫过于他的质疑精神。他依据在加拉巴哥群岛的探险经历,开始质疑人们深信不疑的“神创论”观念。经过二十年的研究和探索,《物种起源》终于问世。他在自传里说:“我不会轻易追随别人的指导,而是坚定保持我的思想自由,一旦事实证明与这些假说不符时,我会抛掉无论我多么爱好的假说。”

然而,质疑的合理性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一些曾经的质疑可能会被证明是合理的,而一些曾经的真理也可能被质疑所推翻。恰如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在初期曾受到密立根的质疑。经过十多年的实验验证,密立根最终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这证明了质疑的合理性随时间的流动而不断演化。

有人或许会问:既然质疑的合理性尚需时间来验证,那么如何确保现有理论的正确性呢?确实,现有的理念与价值观已经经过大量的验证和打磨才成为我们的知识宝库中的一部分。它们在当下是适用的、经得起推敲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切现有的东西都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我们应当保持对现有理论的质疑精神,不断推动知识的更新和发展。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这个世界最大的麻烦就在于,傻瓜与狂热分子对自我总是如此确定,而智者的内心却总充满疑惑。”在当今社会,铸质疑之基已成为我们的使命。恰如“影落寒溪水也香”,让质疑之花在合理的溪渠中绽放,溪水流经世间沃土,汇集的香芬将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

评点:文章标题精美,富于理趣,既紧扣材料,又凸显中心观点;由有态度、有角度的概念解读说起,谈到合理质疑的实质和作用,再到为什么要合理质疑,以及对尽管时间流逝而始终不失偏颇的质疑做法进行深化议论,内容跳脱却环环相扣,体现思维深度;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辩证分析,尤其是文章标题不落俗套,值得学习。

内容18+表达19+发展17=54分

(编辑:王冠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