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生活态度”阅卷实录

作者: 谢英杰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电台广播节目《早安双声道》的导语这样写到:左声道地铁,右声道拿铁;左声道闹钟,右声道放松;左声道是我,右声道是你……

上述文字呈现出的生活态度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初读材料,感知大致内容。“早安”提供了材料的时间背景,“双声道”一语双关,既指广播的双声道特征,也喻指生活中紧张与放松的呼应关系、你与我相似的处境。

再读材料,把握材料内涵。广播节目导语的前两行描绘的是早晨忙碌的生活画面:匆匆地赶地铁上班或上学的人,手拿着饮品;从闹钟声中醒来开始,或许就意味着忙碌,但也要适时地放松。“地铁”“闹钟”这两个意象代指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拿铁”代表的或许是生活的味道,“放松”更是一种呼吁,再紧张也要放松身心。第三行“左声道是我,右声道是你”,“你”和“我”构成了立体的世界。三行采用了重章复唱的方式,突出了“左右声道”之间密切的并存关系。

三读材料,明确立意方向。“生活态度”这一关键词可以帮助考生缩小思考的范围,更精准地把握审题的方向。

围绕“双声道”来确定文章的立意,可以谈快节奏的工作与品味生活相融,也可以谈忙碌紧张的学习与适时放松休息共存,也可以谈你和我不同的“声道”是构成美妙立体声世界必不可少的两部分。广播节目导语后面用的是省略号,示意列举未尽。考生只要基于“双声道”来立意,选择合适的角度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即为切题。

四读材料,吃准写作要求。要求较多,但关键只两点:一是“体现你”对“上述文字呈现出的生活态度”“感悟与思考”。二是“明确文体”,一篇作文只能写一种文体,要充分体现文体特征,绝不能“四不像”,因为“文体不明,分数差劲”,而“文体明确,分数喜悦”。

构思角度

角度一:从快节奏的工作与品味生活相融的角度入手,谈在紧张忙碌工作的同时也要放松自己来品味生活的滋味。

角度二:从压力巨大的学习与适时放松休息共存的角度入手,谈学习与锻炼身体两不误的道理。

角度三:也可以谈你我不同的“声道”是构成美妙立体声世界必不可少的两部分,即你我不同的生活态度构成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

一类文

唯有高效,方能尽兴

□一考生

爱与解脱都不能彻底,于是有了感情的寂寞;欲望和享受都不能占有,于是有了生活的两难。既追求洒脱又不能两手空空,现代人于是选择后退一步,各有涉足,却又不能尽兴。

左声道闹钟,人们换上正装奔波于生存中;右声道放松,人们企盼心灵自由。正如周国平所言:“人是一种很贪心的动物,他往往想同时得到彼此矛盾的东西。譬如说,他既想要安宁,又想要自由;既想有一个温暖的窝,又想作浪漫的漂流。”

然而时间有限,能力不足,我们干脆做了“效率”的奴隶——加快脚步,节省些时间,这样既赶得上地铁,又能享受到拿铁。可最终结果表明,我们虽获得了体验和阅历,却失去了感受的能力。生命力匮乏,幸福与痛苦都不明所以,只能要求更多,用行动弥补心灵的空洞。

为何这种看似“两全”的方式,却无法从根源上弥补空虚?为何似乎“中庸”的保守取舍,却走向了它的反面?

诚然,中庸之道合乎情理。古代士大夫常常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作为人生准则,既“身在江湖”又“心怀宫阙”,“慷慨悲歌”的同时又“愤世嫉俗”。正是在这样迂回的人生道路上,走出了不少苏轼之类流于世又不流于世俗的士人。

所以,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视角“超脱”来看现代人的生活态度:人“贪心”之外的东西——本质上是对自我的满足。不论是功利上的追名逐利,还是心境上的孤芳自赏,看似一俗一雅,其实只不过是自我需要。人活在欲望与恐惧之间,难免有自私的倾向。否定人的自私,无疑否定了人本身。

这时,管它闹钟还是放松,不过是一种途径,它所通向的尽头是自我。

当生命被弱化为社交与消费,当爱让位于表达与接受,我们在哪都像这个时代的“局外人”。于是,不妨正视自己内心的需求,这个不可捉摸的意图,无论身体在做什么,通过这种途行,去拥抱人性洒脱。

欲望是无止境的,可是我们仍能在不断满足欲望的过程中玩得尽兴;我们仍能在追赶地铁的同时,喝一杯凉掉的“拿铁”并悠然哼上一曲;抛掉闹铃后放松心灵,我们仍能活得尽兴。

评点:此篇作文文如其名,写得“尽兴”,令人读得“尽兴”,当考生们都在紧张地探寻“双声道”的内涵时,小作者胸有成竹,取道独特,思路清晰。

文章先言现代人活得不够“尽兴”,进而独到地解读了“效率”二字,自然地引出了世间安能“双全”的思考,接着锐利地指出“拿铁“与“地铁”“清”与“俗”的本质为“自我满足”。文章敏锐而精准地抓住了“双声道”背后乃“人”的本质,乃“生活”的本质,紧扣题干中的“人生态度”行文——无论人生何种境遇,凉掉的拿铁也可以让我们快乐地尽兴地哼上一曲。语言简练有力,论述充分全面,文意层层深入,酣畅淋漓。

一类文

学习本忙碌,轻松润生活

□一考生

我在试卷堆里找了两个来回,仍然没有发现今晚就要提交的那份试卷。思考一番,也许是自己打印的时候无意漏掉了,毕竟它是在这么庞杂的作业体系中。

桌上的书本已经杂乱无章,一旁还添了两个架子用来放书,但也没有了空余。我叹了口气,将电子稿发给妈妈,她就问我要不要一同去打印店拿试卷。我想毕竟是自己的事情,麻烦妈妈放下手中的工作本来就有些过意不去,于是答应了。临走前,妈妈往我的书桌前一看,似乎有些惊讶:“你的作业多是多了点,但至于吗?”我有点不好意思地一笑:“回来就收拾,之前光顾着写作业,没注意。”

妈妈骑着电动车带我拿了试卷。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停在一家水果店前。母亲挑了半个西瓜,又问我想不想吃点别的。我正看着手里的试卷,抬起头问:“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楚。”妈妈无奈笑道:“就知道看你那书,我问你还有没有想吃的水果,我一起买回去!”我跳下车,来到各式各样的水果前。正值盛夏,看着那些水果,每一样都甘甜诱人,我一时间竟拿不定主意。妈妈见状,挑了串葡萄和几个桃子一并结了帐,带我走向车子。阵阵晚风迎面吹来,我感受着舒适的风,同时却不由生出些陌生感,我是不是很久没有这样吹过晚风了?

这样想着,内心不由升起一丝怅惘。忽然,若有若无的香气飘来,我四处寻找,发现了路旁一位卖栀子花的老奶奶,妈妈显然也看见了,因为她已经停了车,向老奶奶走去。

我跟在后面,看妈妈蹲下挑了几朵花,付钱后递给我一朵,顿时清香扑面而来,霎时间抚过我脑中的神经,整个人不由得放松下来。

回家后,妈妈把一些花插在瓶里放在餐桌上,剩下的摆在她的电脑旁,然后开始工作。

挖了一勺西瓜放进嘴里,我动手收拾了乱糟糟的书和卷子,摆上刚拿回来的新作业,一旁的栀子花挂在架子上,似乎笔下的字迹也散发着一样的清香。

评点:文章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生活气息浓厚。这是一篇取材于真实生活的记叙文,能紧扣材料中“生活态度”一词展开记述,较好地反映出小作者对自我生活的关注。二是紧扣材料实质。文章从下楼买水果的小事入手,开掘出“作业与水果”“工作与花朵”“繁忙与享受”的“双声道”生活感受。这是对作文材料深思熟虑、精心剖析材料实质后的精准立意。从记叙文的角度展示了“细嗅蔷薇”的生活态度,情感真挚、思考真实,是对“我手写我心”的较好诠释。

(编辑:关晓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