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道”导写

作者: 黄媛媛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秋时一个名叫士成绮的人,常常听到时人夸赞老子,于是跋山涉水来拜访老子。看到老子其貌不扬,衣食住处也乱七八糟,便说:“人们都说你是圣人,我看是老鼠还差不多。”老子看了他一眼,说:“我心有大‘道’,你骂我是老鼠又能奈我何?我还是我。”说罢,低头继续读手中的书。

士成绮说:“你固然心有大‘道’,但也应该听我一句劝,又何必生活自苦如此?”老子说:“我活在自己的‘道’里,而不是活在你的嘴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通过材料反复提到的“心有大‘道’”“自己的‘道’”可知,材料的核心话题是“心中有‘道’”。通过老子的话,可揣摩出“坚持心中的道,不畏人言,不惧干扰”;根据“老子其貌不扬,衣食住处也乱七八糟”,可提炼出“心中有道,不为外在易初心”。材料倾向于肯定老子“活在自己的‘道’中”,但也可适当辩证分析。题目明确要求“选准角度”,要求考生要有鲜明的角度意识。可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道”的内涵,也可适当从为什么的角度谈谈“心中有道”的必要性,从“怎么办”的角度论述由材料引发的启示。

参考立意:走自己的“道”;执着心中大“道”,不为物欲易初心;坚守大道,笃定追求,方可成就不凡人生。

例文

心有大道,丰盈人生

□江西省崇义中学  朱益慧

道,可以是一种合乎礼、义的行为准则,可以是执着坚守的处事原则。不同的人,心中的“道”固然不同,无论是老子认为的涵养内在,还是士成绮的修饰外在,都不乏道理。而我尤其欣赏老子不畏人言,活在自己的“道”里。

明道寻志,不惧外界干扰,这是丰盈人生的根基。

张桂梅立志让大山女孩读书改命,不畏女孩读书无用论,以“我本是高山”之精神拯救大山女孩的人生;樊锦诗立志让敦煌传奇永存于世,不畏趋名逐利的论调,以未名湖之心护大漠之魂;叶嘉莹立志传承诗词文化,不畏时代步履匆匆,以诗词痴情涵养书香之气……她们不畏众论,不随大流,因其明“道”,知道自己现在是怎样的人,以后又将成就怎样的人生。作为青年人,我们亦需明道以寻志,不畏人言,成为时代浪潮的中流砥柱。

知行合一,行道筑己路,开辟自己的康庄大道。

追寻道而不去实践,不过是在他人的议论中摇摆不定,自我欺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为何不勇敢地迈出步伐?既然已经踏上了旅程,为何还要因外界的杂音而止步不前?正如古人所言:“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只有当我们真正踏上自己选择的道路,坚定而执着地向前迈进,我们才能超越外界的纷扰,真正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察纳良言,适时听劝,方能借“道”行稳致远。

纵你心中有道,不畏人言,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完全忽视他人的意见。尤其是那些真诚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一句真诚的忠告能够像明灯一样驱散迷雾,指引我们找到心中的“道”。历史上,乐羊子妻以断布警喻,告诫乐羊子不可半途而废,最终使他学有所成。这正是一个听从良言、成就自己道路的典范。适当采纳别人的意见并不是失去自我,而是借助外界的力量,使自己更加完善。

心怀大道,过丰盈人生。

评点:文章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能紧扣材料内涵立意,又能高于材料,展现自己的独特思考,有深度有思辨。

(编辑:关晓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