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忙”成为一种错觉
作者: 周裕宁这是一个开了“倍速”的时代,人们仿佛被按下了生活的“快进”键,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打印机不断地吐着纸张,行人的步伐匆匆带风,眉头紧锁间手指在键盘上跳跃,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时间仿佛成了最稀缺的资源,人们虽带有些许疲惫,却也夹杂着不易察觉的满足。然而,令人深思的是,为何这般忙碌,却未能换来应有的回报?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许多人让“忙”成为一种自我欺骗的错觉。他们忙于奔波,却未必真正明确方向;他们手不停歇,却可能只是在无意义的循环中消耗时光。这种“忙”,非但没有成为通往梦想的桥梁,反而成了束缚自我、掩盖惰性的牢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渴望通过努力书写人生的辉煌篇章。但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未知的路上,惰性常常成为阻碍我们前行的绊脚石。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常常选择逃避,用表面的忙碌来掩盖内心的恐惧与迷茫。于是,“忙”成了一种自我安慰的借口,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
然而,真正的“忙”应当是一种有明确目标、充满动力的积极状态。它要求我们不仅要行动起来,更要时刻审视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是否在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同时,“忙”也需要适时的停歇与反思,让我们在赶路的同时,不忘回顾来时的路,总结经验,调整策略,以便更好地继续前行。
在这个内卷加剧的时代,“忙”确实成为了一种常态。但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忙”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而要让它成为推动我们不断进步、实现自我超越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做的是,让“忙”变得有意义、有价值,让每一次的努力都能成为通往梦想的坚实步伐。
不要让“忙”成为一种错觉,“忙”应当是积极进取的代名词。只有忙得清醒、忙得清白,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乘风破浪,最终抵达那片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实现心中的梦想。
评点
文章论点鲜明,论述深刻,富有时代感。作者敏锐地捕捉到当今社会的“忙碌”现象,并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指出“忙”可能只是一种错觉,而非真正的进步。结构清晰,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之道,逻辑严密。语言流畅,既有生动的比喻,又有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良好的文字驾驭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一篇兼具现实关怀与深度思考的佳作,能够引发读者对自我状态的反思与调整。
(指导教师:仲彩燕/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