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盲目追求所谓的“最强”
作者: 薛孟阳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凡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必然是最强的。也有人认为,凡是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恰恰并非是最强的。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在这个多元且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关于何为“最强”的争论从未停歇。有人认为,生存本身就是最强的证明;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认为生存的并非都是最强的。然而,我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最强”。所谓的“强”,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其内涵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
首先,让我们从自然界的视角审视这一议题。蟑螂,常被戏称为“小强”,以其惊人的生命力在地球上生生不息,这无疑是生存能力的一种体现。然而,若以此论断其为自然界之“最强”,显然过于片面。人类,虽无蟑螂那般顽强的生命力,却凭借卓越的环境适应力、高度发达的大脑以及不断进化的文明,成为智慧生物的代表。这告诉我们,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生存能力上,更涵盖了智慧、创造力和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
再者,当我们谈论“最强”时,往往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即将之简化为某一领域内的绝对优势。事实上,每个生命体都有其独特的生存策略和优势领域。大象以其庞大的身躯和力量在草原上所向披靡,但在面对体型小得多的毒蛇时,也显得无能为力。同样,一位在棋盘上横扫千军的棋手,在生活的其他领域可能并不那么耀眼。“最强”是相对的,它依赖于具体的环境和条件。
更进一步地,我们应当看到,生存并非仅靠“最强”就能实现。在自然界中,无数生物通过进化、适应和创新,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它们或许不是最强的,但却是最能适应环境、最懂得利用资源的。这种生存智慧,正是自然界赋予它们的宝贵财富。同样,在人类社会中,那些能够灵活应对变化、勇于创新的人,往往更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强”并非生存的唯一条件,而适应环境、拥有足够的生存能力才是关键。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最强”。
评点
文章开篇即引入争议,提出并否定了两种极端的观点,转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最强”,这一观点新颖且具有启发性。在论述过程中,作者通过丰富的例证,如蟑螂的“小强”称号、大象与毒蛇的对比等,有效支撑了自己的论点,同时,文章不局限于生物界的观察,还巧妙融入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教训和生存智慧,展现了作者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清晰,语言表达流畅自然,体现了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透露出其深厚的思想底蕴。
(指导教师:葛未来/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