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许多事物的业余选手
作者: 唐晓怡我曾见过竟日埋头苦研之人,恪守“两耳不闻窗外事”,将自己的一生囿于案前的方寸间,看不见生命中比书桌更阔大的事物,了无生趣。
我亦见过满世界飞的人,标榜“涉猎广泛”,游离于满眼繁华中,其真实的精神底色却空虚一片,终称不上有趣的灵魂。
私以为此两者之弊,皆在于对自我价值定位的迷失。太过单一的价值追求导致生存固化,而一味追求多元却失去厚重。人生海海,明晰的主航向必不可少,而包容一时的“偏航”与兴味,方得此生尽兴。
所谓“主航向”不是自我束缚的重重设限,而是无论何时何境下内心明晰的大方向。这方向可以是对社会有贡献,抑或如韦伯所言,“人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召唤”那种心头的热望。持有方向如同夜航船寻找北斗,内心坚定、气度从容,可以使你无惧风浪。
人是复杂矛盾的集合体,目标的过度单一、固化有可能导致自我主体性的丧失。若言目标,眼中心中便只有目标,对其他都视而不见,便会失去生命中真正的丰盈美妙。范进中举后的疯痴,便是对我们的警示。若如此,待目标达成之日人生顿觉陡然空虚,而目标难以达成时便如石黑一雄笔下《长日将尽》中的管家,日暮之际惊觉孑然一身,蹉跎半世。
再回首,你会发现,原来意义都附着在每天平淡细碎的日常中,是那些征途中本以为无关紧要的兴味爱好,编织出绵密温和的网,捕捉住宝贵的灵光一现。《笑谈大先生》一文中称鲁迅最出众之处在于“好玩”,因其好玩,拿得起,放得下,在游戏笔墨与品味美食间体悟人生最幽微的处境。
诗人佩索阿曾直言“诗人不是我的野心”,而他终将自我与故乡写成诗句,字字动人。当代斜杠青年的产生亦如此。“如果你愿意,做许多事情的业余选手”,选择业余是给予自己更多元的价值追求,并在众多精神支柱的支撑下找到自我的坐标。
有人说,对没有特定航向的人而言,所有方向都是逆风。那么,愿今日之你我,拥有多元而层次分明的航向,想必所有的风都能撑起我们抵岸的帆。
评点
文章的最大特色是思辨性强,论证丰富。作者开头便举出只重唯一忽视生命的丰富阔大与标榜“涉猎广泛”却缺乏精神底色的两种极端做法,从而提炼出自己的中心观点——主航向必不可少,但也要包容一时的“偏航”和生活的兴味;接着辨析主航向的内涵,指出目标单一化的危害,继而指出日常中的丰富兴味会成为生命的滋养,帮助我们找到自我的坐标。文章的例证与引用论证富有个人色彩,体现了较广阔的文学素养。
(指导教师:江雪松/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