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省——电工界的福尔摩斯
近日,山东青岛电工师傅王建省火了,他把电路检修过程拍成悬疑探案风格视频,被网友直呼“高手”,更有不少同行在评论区与他“华山论电”。
从事平凡工作的他,成为无数网友的电路知识启蒙者和线上好伙伴。而成名之后的王建省,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危机感”是他提到最多的字眼。
人物解读
角度一:内心永远有危机感。
多年前,初入社会的王建省只能干一些最简单、出力的活,每当看到机修师傅们用扳手、钳子轻松解决设备故障时,他都深感羡慕,并意识到拥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自学电工技术,通过翻阅书籍、现场实践逐步积累知识。
考取电工证后,王建省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深知,仅凭一张证书并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他进入工地,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每一次操作都力求精准无误。随着技艺的精进,王建省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工厂。在那里,他面临着更加复杂和陌生的设备电路。每当遇到新的设备或故障时,他都会感到一种紧迫的“危机感”,促使他从未停止学习。在他看来,电工技术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角度二:像探案一样寻找电路故障。
“城阳电工电路”账号中有近800个短视频,大部分视频是王建省用手机镜头对准漏电的墙面、短路的电器、裸露的电线和用电表排查故障。
一面墙为何在悄悄发热?住了十几年,为何一直在帮邻居交电费?一位老妇人为何总说家里“闹鬼”,每晚要靠安眠药才能睡着?每一次遇到疑难杂症,王建省都大胆假设故障原因,在层层推理中排除错误答案。看他修电路,好像在以第一视角推理悬疑案件,因此,网友给了他“电工福尔摩斯”的称号。他说:“当我解决了一个疑难杂症,并把它用短视频的方式解释清楚,会感到一种成就感。”很多网友看他的视频感觉很“解压”,他说:“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的问题难以解决,让人焦头烂额。看到我把一个个电路的问题找出来,解决掉,大家就觉得很治愈,从中也获得一种力量。”
角度三:靠技术吃饭,不靠套路。
寻根究底是王建省的性格底色。有一次,他去工厂维修一个设备,发现最根本的问题可能出现在车间,工厂那边明确表示可以不用修了,他求着别人让他修,天天给厂长打电话。有一次,他跟踪一个问题整整10天,不收钱也想给人修,虽然最后没能修成。这种“轴”,让王建省得罪了不少人。“我规范不了别人,只能自己坚持,也希望用自己的坚持去影响身边的人。”他说。
关注的人多了以后,王建省感到了身上的责任。他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消除更多的安全隐患,也希望自己的视频可以让年轻人学到一点“干货”。
运用示例: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媒体平台不仅见证了娱乐文化的繁荣,更悄然兴起了一股“匠心之光”,其中以“电工福尔摩斯”王建省为代表的网红技工群体,展现了一线技术工人默默坚守、不断创新的精神。从一颗螺丝钉的打磨,到精确到毫米级的工艺,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便是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也能创造出非凡的价值。他们不仅是技能的传承者,更是创新的探索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国工匠”的深刻内涵。他们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真正的体面与尊严,源自对专业技能的深耕细作,源自对社会问题实实在在的解决,源自凭借一技之长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