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作文“持续与徘徊”

作者: 曾亚芸 张乐琪

文题

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持续,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徘徊。(薛飞作)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漫画作文,漫画中的人正牵着一只蜗牛慢慢地走,但他脑子里浮现出的是另一幅画面“大踏步跨越”。材料给我们提示:“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持续,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徘徊”。这句话由上下句组成,前半句说最快“不是跨越”,而是“持续”,是坚持,而不是“跨越”,即一步登天、浮躁冒进。但如果断章取义把题意理解成凡事需要坚持,不能松懈,则是不完全契合题意的。再看后半句,最慢的“不是小步”,“而是徘徊”。“小步”小到什么程度,这里要与“跨越”对照,要具体化。从学习层面,想要一口吃个胖子是跨越,一天掌握一两个小题则为小步;从科技层面,一年研制出高端的芯片是跨越,十年磨剑,终于突破某项技术叫小步……我们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然的规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第一层,我们要在立“小步持续”的观点时,否定跨越式的冒进。

同时,在分析“小步持续”的时候,再进一步在破中立,小步不是“磨洋工”,更不是徘徊不前。小步徐行,应有目的有胆识,有方向有定位。所以,在第二部分,我们应该分析小步持续,要避免迟疑与胆怯的徘徊。

在行文中,始终在破中立,立中破,化虚为实,化大为小,注意论证的思辨性与逻辑性。

例文

骐骥一跃难十步,驽马跬步游万里

□湖北省黄梅县第一中学  蔡锦帆

有这样一幅充满讽刺意味的漫画:一个人牵着蜗牛在原地徘徊,脑海里却想着日行万里。它警示我们,无论个人追求或社会进步,最快的绝不是跨越,而是持续;最慢的步伐亦不是小步,而是徘徊。持续努力,方为正道。

行跨越者,虽一时占据先机,但未必长久;行跬步者,一生孜孜以求,终将收获满满。

正如古人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星虽美,但仅闪瞬息光芒;江河之浩渺,源自点滴汇聚。历史上,江郎才尽的故事警示我们,仅凭一时的才华而不持续努力,终将泯然众人;而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终成大业,则是对持续奋斗的最好诠释。凡此种种,无不向我们证明,一步登天式的浮躁功利,终究只是海市蜃楼的幻影;孜孜不倦地踏实求索,恰如文火熬汤药,熬出精髓与药效。

行持续者,即便身如浮萍,只要方向明确,亦可达九万里;行徘徊者,即便心有千里之遥,不过原地打转。

人生百年,持续可以让我们行远,而徘徊只会让我们迷茫。从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全红婵、陈芋汐在跳水领域的卓越成就,无一不证明了持续努力的力量。我们也必须有一颗持续前进之心,来抵挡徘徊犹豫、畏葸不前的绊脚石。

持续奔赴方能实现复兴梦;踟蹰徘徊只会被远远甩掉,淘汰出局。个人如此,国家亦然。面对外部的压力与挑战,我们需要的是蛰伏蓄积,脚踏实地,从原子弹、氢弹发射,到“东方红一号”的升空,再到北斗组网、祝融探火,到嫦娥探月……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坚持与努力的结果。倘若我们在面对困难时选择退缩与徘徊,那么复兴之梦将永远遥不可及。

人生之路道阻且长,以持续之姿,让我们稳步徐行。

评点:文章开篇简要概述漫画,迅速入题,将漫画“行路”的寓意推广到社会人生范畴。然后从三个层面分析论证,首先对比“跨越”与“小步”,凸显踏实小步的价值;然后对比“持续”与“徘徊”,强调了持续之功效;最后推广到国家层面,举航天事业发展历程表明持续发力才能实现复兴梦的道理。全文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两两对举,破中有立,破立结合;行文中大量的整句、反问句,读来气势铿锵,有感染力。

(编辑:关晓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