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别人的期望”导写

作者: 黄媛媛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一部分的压力,来自活在别人的期望之中。同时,这种期望也能鞭策我们不断进取,变成动力。

以上材料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成长中的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材料的关键概念是“别人的期望”。根据材料可知。“压力”“动力”就是“别人的期望”所具有的两面性。

基于此,考生需要分析三个问题:“别人的期望”给我们带来的到底是“压力”还是“动力”?为什么“别人的期望”会带来“压力”或“动力”?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期望”?

当“别人的期望”远远高于我们的能力,甚至我们竭尽全力都无法达到之时,若一味地活在别人的期望中,“别人的期望”就会给我们带来“压力”。我们要辨识不合理的“期望”,寻找并坚定自己的方向;我们更要把“压力”变成“动力”,在期望之下,奋发图强,逐梦前行。

例文

以期望为灯,烛照成长之路

□江西省崇义中学 朱文悦

在人生长路上,期望如同夜空中的星,照亮了前行的方向,也激发了内心深处不断攀登的力量。它是推动我们勇往直前的风帆,也是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面对他人的期望,我们应当化压力为动力,以期望为灯,烛照成长之路。

何为“期望”,“期”即期许,“望”即盼望。是对美好未来的共同向往。我们可以从孟母三迁中窥见长辈的期望,可以从助威呐喊中感知全国人民对奥运健儿的期望。有爱有愿景就会有期望。期望,如同荒漠中的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心田;又如航行中的灯塔,指引着迷茫者找到归途。然而,过高的期望也可能成为束缚心灵的枷锁,让人在追逐中迷失自我。因此,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期望,化压力为动力。

汲取力量,尽力而为。

期望可以是坚定的鼓励,是奋进的目标。屠呦呦团队在科研困境中,正是凭借着中国人民对治疗疟疾的深切期望,他们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从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念,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样,父母师长的期望,也是我们学习的催化剂,它们激励着我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在期望的鞭策下,我们学会了坚持与努力,将每一次跌倒都视为向前的准备,勇敢地迈出下一步。

择善而从,量力而行。

然而,面对他人纷繁复杂的期望,我们也需要保持清醒独立的头脑,学会择善而从,量力而行,不能活在别人的期望中。每个人的能力和条件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他人设定的目标,而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当期望与自身能力产生巨大落差时,要勇于调整心态,重新设定合理的目标。记住,成长是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活在别人的期望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压力中保持清醒与坚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温室中生长的花朵只能观赏,在骤雨下生长的松木可以参天,人不可能长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成长。期望不是束缚我们的枷锁,而是引领我们成长的灯塔。

评点:作文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例子,探讨了期望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期望带来的压力。作者强调期望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量力而行,不要被过高的期望所束缚。文章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整体上是一篇优质的作文,但若能增加更多实例来进一步强化论点,或者探讨在不同阶段面临不同期望时的具体应对策略,将使文章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编辑:关晓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