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荒凉中的繁华"升格指导

作者: 梁磊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作为高三学子,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结合你的高中学习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写作指导

“人生如路”,提示我们将人生视为一段旅程,有起点也有终点,有平坦也有崎岖。“荒凉”与“繁华”,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人生旅途中必经的艰难与最终可能收获的精彩;“走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强调了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的主动性与行动力。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1.有梦想肯拼搏。高中生活充满了压力与挑战,正如人生之路上的“荒凉”,但正是这些经历促使我们不断磨砺自己,努力奋斗,最终迎来属于自己的“繁华”。将“繁华的风景”视为目标,通过不懈奋斗与努力,在看似荒芜的现实中开辟出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2.保持自信乐观。有乐观自信的心态,将“荒凉”视为成长的契机,用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最终迎来属于自己的繁华。

原文呈现

荒凉的路,亦是繁华的景

□一考生

人的脚是最高的山,它跨越了珠峰,迈过了天池,踏上了蟾宫;它穿过荆棘密林,走过莽原荒漠,把曾经人类的诸多天敌甩在身后。人的脚也带我们行过牙牙学语的童年、温馨的少年、奋发的青年,把一路上的荒凉与繁华、欢笑与苦累都化作了身后的些许风霜。(语言表达较凌乱,且“荒凉”与“繁华”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化作风霜”一句也令人费解。)

须臾间,三年学业将尽。或有人说,三年苦旅终见曙光;或有人期待蟾宫折桂枝。我们应当把苦难的行军,看作人生路上的风景,以心血灌溉成就,培育出美丽的花朵。(应联系材料,点出“荒凉”与“繁华”之间的关系,巧妙揭示主题。)

板凳须坐十年冷。孟德尔几十年如一日栽培豌豆,可世人却只知达尔文,他会自怨自弃吗?然而,纵使时间再长,也不能埋藏孟德尔杂交定律的执着。马尔克斯前半生郁郁不得志,所作剧本无人问津,甚至落到温饱不济的困境,但他最终却以一本《百年孤独》闻名于世……诸多事例足以证明,人生路上的荒凉不胜枚举,从荒凉中才能走出繁华的风景。(材料选择上偏重于外国素材,建议适当增加现实内容,以增强现实意义。)

荒凉的路,亦是繁华的景。只要我们不停下,路就不会中断。只要我们想走,路就会在脚下。谪仙太白,诗酒纵横,他从天子宠爱、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到“拔剑四顾心茫然”,可谓大起大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道尽了他仕途的险阻,却也成了他生平一道美丽的风景。塞外铁马,秋风卧榻,衰鬓放翁,细雨中骑驴,把蓝关阳关写遍长恨提笔未提剑,他的人生路遍布心爱的大宋江山,也看尽了烽火楼台,毫无疑问,他的人生救国路上晦暗不见天光,但他走出了诗路,把荒芜的路踏成了芬芳的草地。个人如此,人类亦是如此。(亦须适当添加现实内容,以增强文章的现实感。)

人会始终幼稚,而人类已老。原始的森林,追逐的野兽,部族的攻伐……郊原上血迹遍布,人生路上多少困阻,多少艰险。碎石敲打的火光,炉中的兽肉,车轮与船的商业,从水下第一个生命的萌芽到石器时代的巨型野兽,从显微医学到载人航天……走过多远荒凉的路,就有多少绚丽繁华的风景。(语言推敲不够,表达较为凌乱,语义含混,需要加以润色和修改。)

谁不是从爬到走路开始或精彩或平凡的一生呢?谁又不是老到不能行走,才或遗憾或满足地走完了人生路呢?金沙云崖,乌蒙磅礴,或视之天堑,或视之泥丸;百载光阴,漫漫求索,或失之荒凉,或失之风景。愿你我怀不疑之志、坚定之心一直走下去,直到看到身后的险峰能笑着说,不过些许风霜罢了。(语言刻意求工,却弄巧成拙。需要修改一些病句,使语言工整又自然顺畅。)

升格建议:针对文章存在的问题,一需精选时新素材充实到论证当中;二需修改润色语言。

作文升格

荒凉的路,亦是繁华的景

□一考生

汪国真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是人类,迈过了天池,跨越了珠峰,踏上了月宫;是双脚,穿过混沌的岁月,摆脱野蛮的历史,走向今天的文明。回望漫漫征程,筚路蓝缕,人类用自己的双脚踏平坎坷,将满目荒凉走出一路繁华。那些曾经的山重水复,都成为我们身后最美的风景。(开头突出了“荒凉”与“繁华”两个关键词,使文章主题得到凸显。)

三年,转瞬即逝,正是我们向上人生的一个缩影。寒窗苦读的锤炼、蟾宫折桂的期待——曾经一片荒凉的内心,慢慢变得葱茏。而今天,我们又将扬帆远航,去实现下一个由荒凉转向繁华的蜕变。(紧扣命题材料,重申“荒凉”与“繁华”的关系,再次点题。)

放眼古今中外,“在荒凉中走出繁华”是每一位成功者的人生轨迹。孟德尔几十年如一日栽培豌豆,从不因处境荒凉而自暴自弃。如今,两个世纪过去,岁月不能掩埋孟德尔杂交定律的执着;加西亚·马尔克斯前半生郁郁不得志,所作剧本无人问津,甚至温饱不济,但他不改初心,终于以一部《百年孤独》唱响文坛;邓稼先隐姓埋名三十年,在新中国这片科技的荒漠上奋力开拓,让“两弹”成为中国国防事业的有力支撑……诸多事实足以证明,对有志者而言,荒凉不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是走向繁华的助推器!(这一段的修改,润色了语言,使表达更精当;添加了邓稼先的事例,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将荒凉的路走出繁华的景,前提条件是行路者必须有一颗执着和坚守的心。只要我们永不言弃,路就不会中断。谪仙太白,诗酒纵横,他从天子宠爱、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到“拔剑四顾心茫然”,可谓大起大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道尽了他仕途的险阻,却也成就了他诗坛伟业的一道美丽风景。再看“时代楷模”张桂梅,其人生之路堪称荒凉,但就是她,拖着孱弱的身体,怀着执着的信念,献身经济薄弱地区的教育事业,带着大山深处的女学生们“将荒凉的路走出繁华的景”,为她们凿通了一条通向广阔世界的希望之路。

回望历史,就是一部从荒凉的丛林走向繁华的文明的漫漫征程。在这条人类发展之路上,我们从挑战自然、族群相斗,到亲近自然、遵从规律、合作共赢……荒凉不仅是一种处境,亦是一种心境,当我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它,着力改变它,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相信任何荒凉都会蜕变为绝美的繁华。(语义明晰,总结到位,强调了从荒凉中走出繁华的根本原因。)

愿你我以积极的心态、执着的信念和不懈地奋斗,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终有一日,我们看到身后的险峰,一定会淡然一笑,倍觉诗意盎然……(语言适当润色,语义更为明晰,主题得以彰显。)

(编辑:李跃)

上一篇: 材料作文“别人的期望”导写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