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出发与到达

作者: 李璐琳

中山市2024届高三五大校一模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出发”与“到达”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充满哲思的话题。有时,出发是洋溢欢笑的启航,到达则是血汗换来的回报;有时,出发意味着对新道路的探索,到达则是阶段性的总结……关于“出发”与“到达”,你有着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中,“出发”与“到达”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空间移动,更被赋予了深远的象征意义,象征着心灵旅程和生命体验的态度。

“出发”作为旅程的起点,是指人们踏上新的征程,开启新的体验,有可能是向外的探索,也有可能是向内的修行,它常常伴随着自我勇气的准备和对未知的渴望。在“出发”时,我们常常怀揣希望,充满未知,准备充分,勇敢踏出第一步。

“到达”则代表着旅程的结束,一种体验的结束或一种境界的达成。它常常给予旅者以满足感、成就感、获得感,在“到达”时我们通常收获满满,灵魂充盈,也获得精神上的成长。“到达”意味着我们接下来要踏上更高层次的旅程,我们在新的起点,又要继续“出发”,探索更加广阔的天地。

“出发”与“到达”不可以割裂看待,考生要思考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文

扬帆起航,行抵彼岸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 肖梓卿

漫漫人生长路宛若航行,学会勇敢出发,更不止于到达,持续向前才是人生最好的姿态。

前路迷雾重重,无畏出发,才可到达彼岸。出发是一切的开始,迈出了勇敢且正确的那一步,才能行稳致远。宗庆后人至中年仍无畏启程,立实业利民之标杆,于风云变幻中到达事业高地;许江乘艺术振兴之风,破中国绘画蓝图的万里巨浪……他们的出发是深思熟虑的,更是一往无前的。出发开启了他们事业的篇章,更成为他们一朝一夕奋斗的见证。

时间齿轮片刻不停,抵达后的再出发,让我们越攀越高,愈行愈远。每一次的到达或许都能创造出再次启程的机会。当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饰演的“林妹妹”遇上短视频,中国戏曲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让传统艺术焕发生机;李久林成功建成“鸟巢”后的再出发,让他最终筑成“冰丝带”,成为首个“双奥总工”……到达不意味着终点,人生的赛道为勇于出发的人开启,更因善于再出发的人而变得开阔。

世界风云变幻,怀揣着一腔热血与冲劲的我们有时无法预知彼岸,但我们启程时的那份初心与勇气会支撑我们不断探索与突破。前行的路上有樊锦诗“我心归处是敦煌”的铮铮誓言,执意向前的途中有《逃出大英博物馆》里让文物归家的殷切期盼,百年征途上有嘉兴南湖的红船荡漾着新中国的希望……启程需要勇气,坚持更需要毅力,或许是那不求到达的追寻,才成全了他们更好的到达!

时代的漫漫征途上,人人都是前行者。面对路途上的坎坷从未言弃是我们对到达的向往,而那抵达后的再启程也书写了我们永不停歇的追寻。正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前孤勇的启程,我们不惧风雨,在强国之列立稳脚跟;又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带着对共赢的向往,探寻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时代潮流滚滚向前,我们永远走在正道上!

勇敢扬帆的人是时代洪流中的勇士,懂得到达后再出发的人更是有前瞻性的智者。愿我们都能立于潮头,行至人生彼岸!

背上行囊,奔赴彼岸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  胡诗雅

出发与到达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一个充满哲思的话题。在人生的旅行中,它指引着的方向,告诫我们要不断求索。

出发和到达分别是指旅程的起点和终点。出发是一段旅程的开始,是对新事物、新道路的探索,是开始做出行动的信号。我们出发,或许是因为对未知的好奇,或许是出自对自我的磨砺。到达则是一段旅程的结束,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是一个目标的实现,或许也是进步和成长的印证。

然而“出发”和“到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点。出发是为了到达,到达则是让我们更好地出发。没有选择勇敢地出发,又何谈到达?没有我们想要到达的心之所向,何来的收拾行囊,整装出发?没有到达后的反思总结,又怎会有再一次出发的经验教训?至此,“出发”和“到达”有机地联结,出发向着到达行进,到达指引着下一次的出发,循环往复地充斥于我们永无止境的旅行中,联系在我们一次次地“出发”与“到达”里。

“出发”与“到达”之间通贯的是长长的道路,是充满欢笑也是血汗艰辛的过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徐悲鸿在美术道路上不断求真与钻研,尽精微,致广大,才有了传世之画作;董丽娜失去光明仍向命运抗争,向前出发,用“人一能之,己百之”的坚韧拥抱自己的梦想;科普老顽童汪品先老先生为了撒种科学真理的力量,高龄银发仍学习网络直播……“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出发”与“到达”的过程中我们怀惴着始至不渝的信念,久久为功,彼岸方至。

看着他人旅程的顺利和到达的美满幸福,我们会想去追随,看着他人旅途的艰苦跋涉和到达的艰辛,我们会想放弃出发。我们不止一次对自己发问:我们是否也要出发?我们要到达何处?我们可能困惑,可能迷茫。而当下,“成功学”的普及让人们争先恐后,坚持“出名要趁早”“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趁早“出发”,可能准备并不够充分就草草背上行囊起程了,向着人们所定义的标准和路径,去追求和到达最大利益化的所谓的“成功”之岸。可是人生的“出发”与“到达”并不就是人们口中的“人生马拉松”,并不等于个人的起点和终点,它是不带功利性质的饱满的人生体验。每个人出发之处不同,沿途的风景不同,所到达之处亦不同。

背上行囊,在星光下行进,出发,到达,再出发!

出发向山海,乘风达彼岸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 周依依

人生的列车开动,这段旅程中穿插着无数次的出发再到达。出发考验勇气,奋不顾身往前方行进;到达令人欢喜,硕果累累为下一次出发奠基。

出发与到达到底意味着什么?总的来看,他们是空间移动上的起点与终点。而在生活中,一次突破舒适圈的尝试是出发,一次重塑内心的修行也是出发;到达则代表着一个阶段的完结,一次探索过后的收获,一个更为强大的内心。

出发是场勇敢者的游戏,到达则是给无畏者的奖赏。只有怀揣胆量敢为人先,才能握得住机遇,才更有希望到达对岸。哥伦布探索未知的新大陆,勇于开拓,无畏出发,到达新大陆的成就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魏源身处“闭关锁国”的旧清朝,勇于变革,决心出发,力图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唤醒国民……若没有胆量向前迈出第一步,便只能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只有敢于敲响出发的号角,才有可能到达梦寐以求的彼岸。

但到达从不是完结“片尾曲”,而是引领着人们继续出发的新起点。到达总是让人欢欣雀跃,它给青涩懵懂者以成长,同时也让我们燃烧对下次出发的渴望,以崭新的自我再出发。新东方积极响应“双减”政策重新出发,“东方甄选”在直播卖货的路上行稳致远;大白兔公司跟进潮流,推陈出新重新出发,“大白兔卫衣”受到万千年轻人的追捧;莘莘学子十年苦读,鏖战高考,脱胎换骨重新出发,成功迈向人生新阶段……出发后到达,到达再出发,就像是一次“一山更比一山高”的修行,登上这座山的顶,还有更雄伟的高山在等着我们翻越。

同时,出发讲究策略,要靠聪明才智抢占先机。没有认准方向,怎么确保航道笔直向前?没有等候时机,怎么借助风势前行?没有周密准备,怎么支撑航程直至到达对岸?出发从不是只靠一腔孤勇,只有运筹帷幄,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到达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欣赏旅程中的风景。虽然到达意味着人生一块沉甸甸的里程碑,但所经历的过程远比结果更珍贵。正因为理解到达的不确定性,我们才能“尽人事听天命”,用心把握和享受过程。

扬帆出发,在到达之后奔赴下一场山海;乘风破浪,让人生在出发到达间焕发无限光彩。

(编辑:李跃)

比喻论证,写出人生中出发与到达的特点。

观点具有启发性。

联系现实,赋予“出发”以新的含义。

论述出发与到达的概念。

论述出发与到达的关系。

联系现实进行论证。

对仗的语言。

设问启发思考。

排比加反问,气势磅礴,引人思考。

上一篇: 主题:量与质
下一篇: 主题:冲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