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情绪价值”导写

作者: 张捷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对“情绪价值”的需求都在变得越来越迫切和强烈,渴望交流的一方能给自己带来正面、美好的情绪感受。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交流方式,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经过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交流,除了提供情绪价值之外,还应该提供其他的价值,比如提供信息,提供价值观引导。当然,还有“负面情绪”。交流过程中,向对方的劝诫、指出对方的缺点,的确都会导致交流中出现“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并不能促进交流。有时候,我们能够理性地接受交流中产生的负面情绪,是因为交流中提供的信息和价值观产生的作用远远大于情绪价值。因此,在分析时不能只看表面。

另外,没有了内涵的交流可能就只能剩下情感的慰藉,但是如果真挚的情感也没有,那么这些所谓的“情绪价值”就可能成为交流的毒药。自媒体短视频或直播为了获得流量、金钱,都在想方设法“讨好”使用者,这种交流以引导沉迷为手段,以获得金钱为目的,提供看似美好的情感感受,实则不是一种积极的交流方式。

“需求”“渴望交流一方”等词,提出积极的交流方式应该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不仅仅是“情绪价值”的索取,也应该用善意回应对方的情绪。这也回到了人际交往的本初,也回到了命题者出题的本意。

例文

让交流回归本真和平等

□上海市实验学校 曲斐凡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信息的碎片化和越来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正在异化,纯粹美好的精神力量渐渐流逝,人们对在对话中汲取“情绪价值”的渴望日渐加深。我认为企图在对话中满足情绪需求无异于竭泽而渔,真正辅助我们前行的情绪价值需要向内寻得,交流应该回归本真和平等。

不可否认,从他人处寻求情绪价值,确实是一种便捷的构建良好情绪的方法。不需要给自己找到快乐幸福的原因,可以跳过从有所收获而获得情绪感受的步骤,直接从他人的安慰和鼓励中肯定自己,将情绪体系嫁接到他人的情绪反馈上,不失为一种不需要探寻的,不需要细细品味的“快餐式”的情绪满足的交流方式。

但这种与他人的交流方式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健康的。首先,这种交流方式带有太强的目的性,我们很可能潜移默化地将是否能获得情绪价值作为判断一次对话,甚至是一段友谊的价值依据。其次,如果一个人要给予他人情绪价值,他很有必要“共情”对方的生活困境,以给出“对症下药”的精神抚慰,这种“共情”的过程本身就要耗费许多心力,而“共情”的过程是隐藏在对话之外的,“情绪价值”的意义和作用也是主观的,情绪价值的接受者很容易忽略对方为给予情绪价值做出的努力,这会在两人的对话中构建一方付出一方收获的不平衡心理。最重要的是,当习惯于从他人对话中获得情绪价值后,便会产生依赖性,一旦对方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无法共情,或是因为不想在当“情绪垃圾桶”等等原因,无法继续提供情绪价值,那接受者不仅会产生对对方的失望情绪,更有可能会导致情绪无法自控。

我认为“情绪价值”绝不该成为交流中的唯一因素,我们应该将交流还原为本真的,情绪体系的构建还得靠自己。

当我们不再企图从交流中获得什么固定的精神力量,而是单纯将交流视为灵魂的碰撞、多元而平等的互动,我们将会注意到许多以前注意不到的幸福和舒适。

愿“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评点

作者先提出“情绪价值”在对话中被需求高的原因,接着定义从对话中寻求“情绪价值”是快餐式的、嫁接式的,以及这种做法对对话双方的坏处,继而推出交流不应与情绪价值绑定,最后阐明关于“情绪价值”“交流”两者各自的方法论,以及这两者方法论的互动。文章层层递进,说理清晰透辟。

(编辑:于智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