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相因亦从容
作者: 梁战熙升格作文
“成败相因,理不常泰”之言不谬,抑本其成败之迹,二者具有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人类文明便是如此曲折向前,在成败间反复。古语的力量穿过悠悠历史长河,指引着我们,让我们有在成败间从容的力量,奋发进取,砥砺前行。(以阐释名言开篇,开门见山,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于成败间从容,奋发进取。)
于世寻因果,败是成的蓄积,若沉着冷静,踏实向前,或可促成。
常言“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时落败固然令人沮丧不已,而能从失利中汲取养分,这次的败便可能是下次成功的“筹码”。越王勾践,隐忍国事之痛,负重而沉潜蓄势,于一时败后终得报仇雪恨,灭吴成功;杨宁于苗寨带农民发家致富,在此前失败早成常态,背负债务、看尽冷眼,但她不服气,沉着冷静,终将“紫米胀腰包”。失败时,不必妄自菲薄。怀揣“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乐观心态,多次的失败为成功做了垫脚石,成功必是那临门一脚破网而入的欢呼。(分论点一顺应人们的常规认知特点,从失败谈起,败为成之因。素材古今兼具,排比列举,层次分明。)
于世寻因果,成是败的恩典,若不因时进取,亦可转败。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挫败可谓人生常态,故成功来之不易。而成功后,人们往往会志得意满,凯歌高唱,沉浸其中,倘不及时进取前行,很可能陷入更深的失败中。细读《五代史伶官传序》,稽庄宗成败兴坏之迹,负三矢而前驱,不忘前耻,终据燕梁告慰先王,其功成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然其逸豫不思进取,于忽微间积祸患,等到作乱的人四方响应,只得誓天断发,何其衰败!再品全红婵的故事,她首次出国比赛,便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上爆冷拔得头筹。但成功总是孑然独行,她也经历了接踵而来的6次失利,在低潮时的反复对抗中,又迎接了下一次的成功——2023年杭州亚运上连续获得7个10分。成之不易,更需我们珍惜,因时进取,踏实前进,方可乘胜追击。(分论点二,成亦是败的因。一则出自部编教材中的课文,活学活用,一则是时事素材,正反对比,发人深省。)
成败相因,于成败间从容,奋而前行,进取不息。
成败互见既已难免,我辈当于其间泰然处之,一路向阳,竭力前行。看今日之华为,成败中辗转,浴火涅槃。华为乘着改革开放之东风,一路远征,发布了领先世界的5G技术。正因华为不自困于成败之间,不断因时进取,才给国人带来了科技自主发展的信心。青年求学路上,更有几多起伏坎坷,于成败间从容淡定,秉持追求真理的初心,自能泰然处之。(分论点三阐述了自己的思考。成败不可期,唯用进取是主旋律,华为一例用例精准,说服力强。)
今日之世界,挑战与机遇并存,青年当厚植家国情怀,勇担重任,击水中流成砥柱。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成败相因,成自有其不易之处,败亦有其厚重之思。于成败中从容,不为成败结果动心志,在追梦路上尽享拼搏之乐趣,功成必定有我!(结尾强调时代背景,彰显青年身份,强调成败相因反复是常态,在拼搏过程中感受幸福快乐方为至理。)
评点
标题即论点,切合题意,扣题精准,清晰自然。文章紧扣话题“成败相因”,辩证阐发两者的因果关联,三个分论点顺应读者的认知逻辑,由败求成,成可转败,无论成败皆淡然,逐层递进,思路谨严,结构有序。实证丰富,古今相宜,佐以正反事例,联通所学,以课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例,所用即所学,论证有力,宜为学子借鉴。论证突显青年身份时代意识,当下求学,未来担责,成败相随是常态,强调需正确认识面对成败,体现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追求。语言有亮点,文言典雅,用词形象,自成风格。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