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铿锵玫瑰”

2023年10月29日,重庆石柱县三河镇小学女足在第二届全国追风联赛总决赛中以全胜战绩,共打进16球仅失2球,获得总冠军,并获评最佳射手、最佳守门员和最佳教练。前国家女足队队长、中国足协副主席孙雯为她们颁奖。这是该乡村学校女足队伍首次参加全国大赛,这场胜利对于女孩们来说不仅是奋力拼搏、超越自我的回报,也是用青春书写热爱的生动诠释,更是乡村孩子走出大山、迈向未来的崭新起点。

人物解读

角度一:让孩子们都走出去。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渝东南高山地区,三河镇小学是这里一所高山移民小学。由于地处偏远、条件艰苦,许多孩子很早就辍学出去打工了。2013年,时任三河镇小学校长的孙晓鸣提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建议:成立女子足球队,让足球改变山里女娃的命运。

2013年秋季开始,学校为每个孩子购买一个足球,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每月组织各年龄段开展班级联赛。为了不耽误学习,姑娘们总是选择在放学后和周末训练;条件艰苦,训练场地是水泥地,摔下去就是一道伤痕;颠球、控球熟悉球性,动不动就练几个小时……有的姑娘因为伤痛哭了,有的姑娘因为疲累哭了,然而哭完又咬着牙加入队伍继续练习,学校足球氛围越来越浓厚。

10年来,这支从山旮旯走出的留守女童球队,在市级以上赛事中夺得26个冠亚军,3名队员入选校园足球国家队,被誉为“大山里的铿锵玫瑰”,三河小学校园足球成为石柱县乃至重庆市教育系统的一张名片。姑娘们也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向了更为宽广的世界,第一批20名留守女童足球队队员中19人考上同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知名大学……足球,让这个深处大山的小学充满了勃勃生机。

角度二:少女,奋斗吧!

2023年9月1日,三河镇小学的开学典礼上,曾经的女足队员秦芙蓉拿着东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对着小妹妹小弟弟们说“有梦想,就去追”“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十年前,酷暑夏日,一群“小不点”在坚硬的水泥地上,来回踢着一只橡胶皮球,脸上不停流下的汗水让头发丝紧紧粘贴着皮肤,浑身上下暴露出来的地方没有一处不被晒得焦黑。每天坚持训练2个小时从未间断,有的孩子训练后还要走2小时山路才能回家……累吗?秦芙蓉们的回答是“不累,很快乐”。“我被选入女足队时觉得自己太幸运了,所以训练很认真。”同样曾是女足队员的19岁的陈相伶回忆说。

2015年,陈相伶、秦芙蓉和其他9名队员一起参加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一举夺冠。当她们返回石柱时,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这个画面、这份骄傲,她们毕生难忘。对当年站在欢迎队伍中的冉玉凤来说,也是毕生难忘的。后来,冉玉凤也成为了女足队员,2023年她被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录取。

从无到有,从大山到城市,从重庆到全国,甚至世界。少女,奋斗吧!

运用示例一:只有奋斗者才能尝到苦涩后的甜,有梦想,就要全力以赴,勇敢追梦。三河镇小学的女足小队员秦芙蓉真切地感受着奋斗和梦想给予她的果实,坚定梦想于是只身向前,十年如一日地训练,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终用青春、汗水谱写出辉煌的赞歌。冰心有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深以为然。成功是通过奋斗实现的,璀璨是经过磨难铸就的,唯有坚定理想目标,一路向前,才有繁花似锦的未来。   ——江苏省扬州市公道中学 刘梓伊

运用示例二:《人民日报》说过:“走出大山的路很远,但众行者易趋。”三河镇小学的师生用足球改变命运,从无到有,频频受伤却咬牙坚持,从初露锋芒到奖簇两重。她们是大山深处汇聚在一起的清流,跋涉千里,在彼岸开出铿锵玫瑰。是热爱与坚持,拓宽了原本狭隘的天地,让她们走向未曾见过的世界,创造了命运的奇迹。

我相信,就像溪水会拥抱它们出生的河流一般,走出大山的女孩们不是为了逃离大山、抛弃大山,而将以更优美的姿态回归家乡,改变家乡,为故土创造出更美的风景。——江苏省扬州市公道中学   李琳

(指导教师:吴正兵/编辑:关晓星)

上一篇: 吴丹
下一篇: 论据也可以这样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