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荒精神
台州市椒江海门码头往东29海里,大陈岛如一颗明珠闪耀东海。在大陈岛的凤尾山顶,一座高耸的垦荒纪念碑静静矗立着。68年前,这里遥远闭塞,一片荒芜。
1956年,一群有志青年响应共青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满腔热血,投身建设这座海岛。
经过几年奋战,垦荒队员们用青春和汗水创造了大陈岛从荒凉破败变成“东海明珠”的美丽奇迹。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视察大陈岛,重新提炼了大陈岛垦荒精神,归纳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这16个字。
2016年5月5日,在大陈岛垦荒60周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12名小学生,以“垦三代”的名义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传达了要将“垦荒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的美好愿望。很快,习近平总书记给孩子们回了信。
时代呼唤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垦荒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适用主题:精神的力量;奉献;实现自我价值;生命的意义……
素材运用:在一些功利主义者眼中,奉献是一种“傻”,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其实,从长远看,奉献是一种最有血性、最具温情的理性。人生总要吃些苦,短视的人劝人少吃苦,但与其逃避,不如想想,如何吃些有意义的苦。何为有意义的苦呢?化用辛弃疾的话就是“了却苍生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样的奉献,看似利他苦己,实际上最终也成就了自我价值。试想1956年那些离开城市去开发边陲之地大陈岛的青年人,他们的选择,从一时来看,是吃苦头的。但几代人的青春浇铸,大陈岛变成“东海明珠”,最终变成了时代精神的鲜活注脚!
上一篇:
松花江上的“鸟叔天团”
下一篇:
莫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