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精神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常书鸿、段文杰、欧阳琳等一批前辈专家,满怀对敦煌艺术的向往来到莫高窟。伴着大漠戈壁、土屋油灯,在这里扎下根来,开创了敦煌石窟保护、临摹和研究的基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一批专家学者响应祖国号召,从四面八方来到莫高窟,再也没有离开过。他们被称为“打不走的莫高窟人”。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仍有莘莘学子投身敦煌,淡泊明志,弦歌不辍,将前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

长期以来,无论在敦煌研究院内部,还是社会各界,都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在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人身上积淀和凝结了一种代代相传的可贵的精神。2014年,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在“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将这种精神明确命名为“莫高精神”,并将其内涵概括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

适用主题:青春在敦煌绽放别样芳华;赤诚之心;勇于担当……

素材运用:星光不负赶路人,笃定目标踔厉行;守大漠不忘初心,勇担当弦歌不辍。常书鸿、段文杰、欧阳琳等一批前辈专家,满怀对敦煌艺术的向往来到莫高窟,青灯伴戈壁,赤诚写华章,几代莫高窟人身上积淀和凝结了一种代代相传的可贵精神。鉴往知来,我辈青年自当存远志。九死不悔报国心,一片赤诚为家国。

上一篇: 垦荒精神
下一篇: 成长的阵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