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写作任务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 朱洁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共四课,围绕“至情至性”这一人文主题,选入了《陈情表》《项脊轩志》《兰亭集序》等六篇文章。这些课文充满作者的真情与个性,历经千百年,依然以其真诚触动着读者的心灵。学习了这六篇课文之后,本单元的写作任务聚焦“说真话,抒真情”,在“单元研习任务”当中设计了这样的写作任务:

高中时代,我们会面临重要的选择,比如选择什么高考科目、未来从事什么职业等。给友人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选择及理由。要求说真话,抒真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这届高三学生基本上都曾在高一学习过生涯规划课程,在高二经历了加三选科的选择,又要在高三进行高考院校和学习专业的反复斟酌和选择,所以说,这个写作任务对高三学生而言,应该是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很有意义。

考虑到当代学生日常生活中与友人的交流基本不会通过写信来进行,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将这一情境设计修改为“给友人或下一届可能与你有同样困惑的学弟学妹们写一封信”,也就是增加了“下一届可能与你有同样困惑的学弟学妹们”这一阅读对象。希望“可能与你有同样困惑”这一情境能够触发学生分享自己真实体验的激情。

在这次写作实践中,我们的设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熟悉书信这一传统实用性文体的特征。今天的高中生很少有机会感受收到友人来信的快乐,各种通讯工具和网络交流软件以其便捷、即时、视听一体等特点,取代了书信在大部分生活场合中的交流功能。在这样的现状之下,熟悉书信的体式,就不仅仅是在开头结尾体现称呼、问候语、署名、日期等形式要素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书信是与特定读者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文体,学生要学习如何通过800字左右的文字来表情达意、倾诉体验、剖析思考,如何面对特定的读者,选择适当的、个性化的、丰富多元的语言进行表述。

其次,什么是“真”?迎合主流的声音,说虚情假意的“大话”和“空话”,固然失去真实的价值,但是确乎盘踞内心的功利之语、卑俗之言就是“真话”和“真情”吗?我们认为,学生要“说真话,抒真情”,还需倾听内心的声音,反思自己,剖析自己,将内心的思考和情感沉淀、梳理、辨析,最后找到帮助自己做出选择的真实原因,明白什么是自己的“真话”“真情”,然后再“持中正之心,言真诚之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