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庆国:好的翻译,要像谈一场恋爱

“献给薛庆国。”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在他的中国主题诗集《桂花》中文版卷首写上如此献词。薛庆国是谁?他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是一位翻译工作者。2022年8月25日,凭借翻译作品《风的作品之目录》,薛庆国获得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

能获得我国文学翻译的最高奖项,薛庆国认为首先应归功于原作的高质量。他说:“好的翻译,要兼顾忠实与浪漫。既忠实于原作,完整保存原作的精神内核,也要给它披上优雅、浪漫的中文外衣。”这些年,他与著名的叙利亚学者合作翻译了《老子》《论语》和《孟子》三部中国古代思想经典,向阿拉伯世界传递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外输出中国文化,既是一个译者的义务,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勇于承担责任的底气,来源于薛庆国对自己作品的自信。

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薛庆国数十年如一日地耕耘,他精通至少两门语言并且熟悉诗歌鉴赏。“译如人生,止于至善。”薛庆国说,这就是他的翻译观和人生态度。

适用主题:译如人生;文化传承;不忘初心;热爱……

运用示例: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热爱可抵漫长岁月”,薛庆国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不忘初心,几十年如一日在翻译的天地里辛勤耕耘,把外国的优秀作品介绍到中国,又把中国的经典文化传播到世界,他是了不起的文化使者。薛庆国“译如人生,止于至善”的人生态度,催人上进,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是实至名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