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远薇,把“城市教育”带进大山

她说:“教育的意义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让他们在离开课堂和老师后,依然有值得专注的东西。”

作为乡村教师的一员,杜远薇大学毕业回乡教书已有九年。乡村学校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当时有个小男孩让我印象特别深,聊天中我问到他的梦想是什么,他却说初中毕业以后想去打工。我完全没想到打工会成为一个孩子的梦想,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还可以读大学。”杜远薇听完深受震撼,也意识到农村孩子缺少的不仅仅是物质,更需要打开眼界,开阔视野。她积极组织社团并开展课程开发、评价和管理工作:她创建“看见”摄影社团,教孩子把生活装进镜头;她还和老师们共同努力,把阅读纳入教学体系,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杜远薇说:“我特别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身边的年轻老师,在乡村一样能够有发展,一样可以去做有意义的事。”

适用主题:乡村振兴;无私奉献;以身立教;以情育人……

运用示例:专注教育,将青春奉献给乡村学校;孕育桃李,将个人融入时代洪流。杜远薇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乡村留守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梦想的期待。她组织社团,教孩子们把生活装进镜头;她开发课程,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九年坚守,她把赤诚之心播撒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我们要像杜远薇一样,心中有梦想,眼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即使渺小如苔花,也学牡丹盛开,书写属于青年的荣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