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吾国吾家

主题一:吾国吾家0

30分钟热素材速记

在高考作文写作中,选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恰当、生动的写作素材往往能够构建出一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的好文章。在有限的时间里,高考生如何把握最后的抢分机会呢?在这里,我们从八大备考主题出发,从本刊中精选出近百则热素材,每则素材短小精炼,有清晰的适用主题、实用的运用示例,30分钟即可帮助考生轻松赢在终点线。

人物素材

瞿独伊——百年初心未改 矢志丹心报国

“七一勋章”获得者、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之女瞿独伊,6岁随母亲杨之华远赴国外,在莫斯科学习、生活,20岁回国时被扣押。在长达4年半的牢狱生活中,她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开国大典举行时,瞿独伊用俄文向全世界广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瞿独伊和丈夫李何,是新中国第一批驻外记者,他们用尽全部身心,去爱、去呵护这个刚刚成立的记者站。“一生淡泊名利,从不向党伸手,从不搞特殊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风范。”这是“七一勋章”提名建议时对瞿独伊的描述,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适用主题: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初心不改,丹心报国;秉持为民情怀,坚守专业风骨;立足本职,勤恳工作……

运用示例:共产党是谁?三十而立的瞿秋白在给妻子杨之华的信里称之为“娘家的人”,期颐之年的瞿独伊说“党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理想。”瞿秋白就义前的呼声言犹在耳。瞿独伊面带微笑,给出心中答案:“这是共同的理想。”人可以为信仰牺牲到什么程度?瞿秋白以36岁的生命写就答案,而瞿独伊在参加革命工作85年、入党75年的岁月中续写着答卷。当红色融入基因,传承就不仅仅是一种品质,还是一种赤诚的信仰。前辈创造的信仰史诗,在后人书写的章节里,依旧神韵不断,永远荣光。——孙浩,新华每日电讯

顾诵芬——70载航空报国路

3月3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顾诵芬当选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顾诵芬是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中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是航空工业唯一的航空报国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自1956年起,他先后参与、主持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喷气式飞机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

如今,年届九十的顾诵芬,依然承担着繁忙的课题研究任务。他仍在思考如何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中国航空工业未来如何发展,如何培养堪当重任的专业人才队伍。

“回想我这一生,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只能说没有虚度光阴,为国家做了些事情。”在接受采访时,顾诵芬这样说。

适用主题:70载航空报国路;永远把国家放在第一位;心里想着的是国家;热血;责任;使命;大师风范;爱国情怀……

运用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谥号为“忠烈”的文天祥,在举兵抗元被俘虏后展示出“国家亡了,我只能以死报国”的爱国情怀;“70载航空报国路”,中国科学院院士顾诵芬,在我国自行设计的高空高速歼击机出现问题时,不顾个人安危,乘坐着高风险的战斗机上天,最终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当我们爱着我们的祖国时,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也一并涌入我们的心中,它会激发出我们无限的潜能,引领我们无畏向前!——浙江省缙云中学 尚好冰

吴天一——险峰上的生命守望者

“因为经历过无数次车祸,我骨头都断完了。”吴天一的这句话,想必没有人不为之动容。3月3日,“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名单公布,其中一位,正是高原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

50余年来,吴天一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学方面做了系统研究。他提出的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纳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05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如今,年过八旬的吴天一仍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继续着科研工作。他直言,高原医学研究的“无限风光”在崇山峻岭之间,只要事业需要,他将随时背起行囊奔赴险峰。

适用主题:共产党员的担当;楷模;英雄;家国情怀;初心与使命;丰碑……

运用示例:对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即便在今天,我们仍需要更多像吴天一这样的人挺身而出,给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送去希望,在山重水复中拓出一条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吴天一的一生,就是这种初心使命的具象呈现。奋斗不止的他,早已在陡峻的高原之上立下了精神丰碑。他的足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追寻。——夏研

“提灯女神”黄爱廉——用一生践行南丁格尔誓言

2021年9月16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我国著名护理专家、暨南大学附属护士学校原校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副院长、护理部主任黄爱廉教授,因病逝世,享年106岁。

黄爱廉是最早走出国门的护士,更是创办四所护士学校的中国护理界泰斗,培养出中国首批男护士,开创了中国男护士培养的先河。为勉励和捐助优秀的护理人才,暨南大学成立了黄爱廉护理教育发展基金,黄爱廉将省吃俭用攒下的10万元捐出,用作基金的启动资金,以激励致力于护理事业的贫困优秀学子,帮助在职护士完成学历提升。

“我鼓励大家为祖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作贡献,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奋斗。”时光流转,黄爱廉为中国护理事业奋斗了一生,历尽艰辛却矢志不渝,不负“白衣天使”盛名。

适用主题:爱国;担当;干一行,爱一行;探索;勇于创新;破冰……

运用示例:五十余载为护理事业殚精竭虑,黄爱廉无愧于“提灯女神”的称号。有媒体用“三爱”来评价黄爱廉:爱祖国、爱病人、爱学生,这“三爱”着实勾画了黄爱廉光辉的一生。难以忘记啊,她对祖国母亲质朴、真诚的表白——我是肯定要回中国的,因为我是中国人;难以忘记啊,她生前常挂嘴边的话语——我选择了护理工作,我就要无怨无悔地付出;难以忘记啊,她对祖国护理事业的无限热爱——将省吃俭用攒下的10万元捐出,成立了黄爱廉护理教育发展基金……黄爱廉在世人心中竖起了高大的精神丰碑。——江苏省盐城市大冈中学 孙慧娜

王书茂——护的是海,守的是“根”

“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一位中国渔民的优秀代表,叫王书茂。自1985年主动申请加入民兵组织起,王书茂便将守护南海作为毕生使命。他最爱远眺一道道挂着五星红旗的船桅从海平面“升起”,直到大大小小的渔船归家靠岸。他曾带领民兵连弟兄坚守岛礁7天7夜,认为“守好‘祖宗海’是我们的本分”,坚信“根在船上,船锚就是身后的祖国”。

守护着这片海,王书茂战过台风,护过岛礁。他是渔民建设南沙岛礁第一人,不仅自己主动请缨,还带领家人一起开船运送建筑材料,留下了“三代同堂建设南沙”的佳话;他热心保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组织渔民抗击台风、开展生产自救一百二十多次,救援渔民六百多人次;他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带领群众积极发展休闲渔业等产业,让海边渔村更富足、更美丽、更文明。

适用主题:为国护海;国家利益;不畏牺牲;爱国情怀;创新担当……

运用示例:时刻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中,生命便会充满意义。王书茂把为国护海刻在心中,参与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为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作出杰出贡献。伴海而生,以海为家;护的是海,守的是“根”。王书茂的事迹,是千千万万用生命、汗水和鲜血守护南海的共产党员和普通渔民的典型。正是因为他们的执着坚守,南海才越来越美丽,人们的日子才越过越美好。

孙景坤——英雄无言 岁月有声

2021年6月29日,孙景坤被授予“七一勋章”。战争时期,他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他合上功劳簿,默默奉献一生。他说,他不是英雄。但他所做的一切,却尽显英雄本色。

1948年,孙景坤入伍,敬了人生第一个神圣的军礼;此后七十多年,他转战南北,用一生践行军人的誓言。辽沈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平津战役中,荣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赫赫战功,彰显了革命者的英雄底色,体现了军人敢于担当的铮铮风骨。

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务农。他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带领村民一同修建水坝改造耕地……英雄的故事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

适用主题:深藏功名;甘于奉献;英雄本色;初心如磐;永葆革命本色……

运用示例:英雄,总是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孙景坤就是这样的英雄,战争年代,他屡立战功;复员回乡,他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报国的初心。他的事迹,让我们想起太多名字,张富清、宋良友……他们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每个人都在不同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我们的榜样!

事件素材

《长津湖》——谁是最可爱的人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为了赶时间不贻误战机,战士们连保命的衣服、棉被都来不及拿;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行踪,就算被美军当尸体轰炸依然坚守在阵地一动不动;在零下40℃的冰天雪地中待命,哪怕最后成为一个个冰雕,也仍然保持着战斗的姿势……志愿军官兵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展示了“最可爱的人”崇高壮美的形象,彰显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书写了中国军人的英雄传奇。

适用主题:舍身为国;英雄史诗;为国为民,侠之底色;致敬榜样……

运用示例:松骨峰寸土必争的惨烈阻击、长津湖冰雪中被冻僵依然保持战斗姿态的年轻战士、上甘岭被炸弹翻过无数次的焦土……革命先烈们凭着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军事史上又一个以弱胜强的战争范例。没有一蹴而就的伟业,更没有永久的坦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涉险滩、夺隘口、闯出一条条新路已是常态。让我们从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事迹中寻找精神的给养,砥砺骨子里的勇气和奋斗激情,铭记历史,迎接挑战,走好走稳民族复兴这关键一程。

执戈为和平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参与联合国维和事务。1990年4月,中国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5名军事观察员,开启了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程。此后,一批又一批中国维和军人为维护世界和平英勇出征。根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中国军队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多人次,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先后有16名中国军人为人类和平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即使在疫情严峻的2020年5月,中国维和工兵分队仍然克服困难,高质量完成南苏丹西部索普桥的修建,为深陷严重粮食危机的国家增添了生命补给线。

如今,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因为对和平的坚守,“中国蓝盔”多次获得联合国勋章,并被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适用主题:大国担当;一去万里为家国;中国力量;维护世界和平;国际合作……

运用示例:大国的“大”字,不在于版图之辽阔,人口之众多,武器之锋利,而在于责任之大。中国加入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600多项国际公约,从不退群毁约,不作利来利往的政治投机;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4000亿元人民币发展援助,不作媚强媚上的政治跟班。大国的“大”,更在于那个“人”字,作为联合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我们用自己的肩,守住动乱的黑暗的闸门,给那些悲惨的人以生命。所以,大国的大,是责任的大,这一点,我们尽己所能,向世界交出了近乎满分的答卷。——杨睿

《我和我的父辈》——演凡人故事 汇复兴伟力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多个代表群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以家庭关系为载体,反映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延续。它由四个小单元组成,历史时间由远到近,最后乃至未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