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秧歌

作者: 王思颖

榆林秧歌0

我的老家在陕北榆林,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其中,我最钟爱的是扭秧歌。

榆林扭秧歌不仅是一种舞蹈,更是北方人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和文化传承,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榆林扭秧歌起源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人人熟悉,个个精通。它展现了塞上明珠的民俗风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体现了陕北人豪放不羁的激情。每逢节日,各个市区都会组织扭秧歌的队伍,人们用奔放的舞姿,传递着陕北人的热情。

每年正月十五,奶奶带着我和弟弟妹妹们,早早地去观看榆林的扭秧歌。秧歌队伍风格各异,都充满了魅力。看着他们的表演,我情不自禁随着节奏扭动起来,仿佛化身为一只欢快的小鸟,在初春的阳光下自由飞舞。

在观赏扭秧歌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场景。有的人扭得非常投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的人彻底放飞自我,尽情地舞动着身体;有的小演员虽然舞技还不够熟练,但他们的天真和快乐却感染了观众,喝彩声此起彼伏。一幕幕欢快热闹的场景,让我感受到了扭秧歌的魅力,也体会到了人们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

榆林扭秧歌饱含着陕北人的热情和幸福,老乡们亲切的笑容和欢快的舞姿,令我深深沉醉。我希望老家的传统节日习俗能代代相传,让扎根于黄土地的优秀文化,引领着父老乡亲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指导教师:曾素兰)

喝彩:作文围绕“榆林秧歌”展开,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通过对扭秧歌细节的描述,充分体现了陕北人民豪迈热情的生活场景,由此抒发了小作者深沉的乡土情结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