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处理: 让知识为我所用
作者: 詹梦瑶亲爱的小朋友们,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移动设备的发展,获取信息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只需轻点几下电脑屏幕,或是敲击几下键盘,无论是深藏于古老文献中的历史故事,还是最前沿的科学发现,抑或是世界各地的风俗文化,都能瞬间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教程学习新的语言,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复杂的物理概念,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接触到顶尖大学教授的智慧结晶。
面对繁杂的信息,我们要学会根据表达需求,巧妙地将搜集到的资料融合在自己的表达之中,实现“让知识为我所用”。
在介绍事物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加入一些有趣的资料,就可以把观点表达得更清楚,也让作文变得更有说服力。比如:借助资料,我们会发现平平无奇的柚子原来有很多功效,甚至连柚子皮也是一味“宝藏药材”呢!
柚子不仅美味可口,还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对促进消化、健脾养胃、补血以及清理肠道非常有益。此外,柚子皮同样具有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柚子皮性温味甘,归肺经和脾经,具有理气化痰、消食解腻的功效,在传统医学中被用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等疾病。现代研究也发现,柚子皮含有的柚皮苷等活性物质,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有助于缓解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中心校五年(5)班 刘思涵】
资料中经常会出现晦涩(huì sè)难懂的专业术语,如果把它们原封不动地搬到习作中,显得很突兀,读起来也很无聊,我们可以打开脑洞,进行一次“变形记”。比如:作者化身熊猫,转换视角,以自述的形式介绍熊猫饮食的演变历史,是不是很有趣呢?
我的家主要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那里有许多茂密的竹林。偷偷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其实是肉食动物。故事还得追溯到800多万年前,我的祖先——始熊猫以肉类为主要食物,后来食物短缺,为了生存,我们家族才改为吃素。竹子里的营养物质太少了,我们只有变身“大胃王”,才能保证不饿肚子。短短的一天内,我至少需要吃掉10—18千克竹子,真是“生活不易,熊猫叹气”!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中心校五年(5)班 罗梓晋】
我们搜集到的资料只是客观、专业地介绍知识点,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如果加入我们独特的感受和想法,就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文章就会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比如:一颗小小的橘子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其中包含着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涌泉蜜橘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涌泉镇的居民便开始种植橘子了。涌泉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临灵江,三面环山,充沛的雨水为橘子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这里独特的地理条件不仅保证了涌泉蜜橘拥有较长的生长周期,还赋予了它卓越的口感和品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涌泉蜜橘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风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骄傲。涌泉镇因此获得了“江南橘乡”的美誉,成为了闻名遐迩的优质蜜橘产地。每一颗涌泉蜜橘,都凝聚着这片土地的自然恩赐和世代农人的辛勤耕耘,它是历史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结晶。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中心校五年(5)班 罗紫瑜】
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资料,会为文字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不仅能让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更具启发性,同时也带领着读者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知识世界。小朋友们,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你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仅要学会搜索、整理和处理资料的技能,更要培养自己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文章中融入有趣的资料呢?不妨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