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怪物

作者: 刘昀洢

阅读的怪物0

那年寒假,妈妈给我添置了很多课外书。它们被堆放在我那张不大的书桌上,看过去就像一座即将喷发的小火山。我围着这堆“火山书”瞧了又瞧,《西游记》《宝葫芦的秘密》《青铜葵花》……真是数都数不完的“经典”呢!

我被这些奇特的书名和五颜六色的封面深深吸引着,头脑中像电影开幕似的闪现一个个作家的轮廓,他们或伏案耕耘,或凝望远方……一瞬间,我的身体里好像引来了一只怪物,不停地在我心尖上蹦跶。

于是,往后的每一天我必定一口气读个半本才罢休。有一次,我眉飞色舞地告诉妈妈我的阅读进度,妈妈满眼笑意又略带好奇地问道:“你看得这么开心,速度还这么快,把这周看完的故事给妈妈讲讲呗?”我十分自信地坐在书桌前,给妈妈讲了起来:“这是一本叫《宝葫芦的秘密》的书,它讲的是……宝葫芦……”在说完第一句话后,我一下就自信全无了。不知为什么,这一瞬间我就好像只知道书名,而关于书中故事的记忆,仿佛被那只怪物裹挟(xié)着消失了。

“怎么没声了?我还想听你讲讲呢!”妈妈倒是挺气定神闲。我的脸一下子红了,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妈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责怪我,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看书不能全凭一时高兴就狂风扫落叶般地读,看书就像做事一样,不能只图一时之快。其实,经典阅读是需要我们多思考、多领悟的,有的地方可以快,有的地方则需要慢,细细去品,必要时咬文嚼(jiáo)字,那样才是真正读懂了、学会了、看明白了。另外,还要融入个人感悟,有所思有所得的个性化阅读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你还得好好加油呀!”

妈妈的话说得很深,听上去很有道理,可我还是不甘心,又将今天读过的故事七七八八地讲起来。话音即将落下,我自己也觉得讲得兴趣索然。可妈妈这次仍是目光充满希冀地对我说道:“每天阅读时,读到精彩的部分,可以读出声来,品一品;读到精妙之处,能产生共鸣的地方用笔画一画,必要时做好批注。以后别再轻易让那只怪物把你的阅读感悟吃了,好吗?”我重重地点了点头,这才意识到我之前读书大有囫囵(hú lún)吞枣的意味。

之后的几天,我按照妈妈说的做,果然见了效。心里再也没有怪物抓挠,再也不怕阅读“怪物”了!我终于明白了:汲取知识不是一个劲地“吃”,急于求成的心就像一个巨大的怪物。俗话说得好:“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在阅读初期,我们读得快并不都是好事。只有放缓节奏,细嚼慢咽,才能为日后的快速阅读打好根基。只有读出了“个性”,才能真正做到出口成章,形成实实在在的“阅读力”!加油吧,爱阅读的银杏子!

(指导教师:赵智玲)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