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悠悠的浙派古琴

作者: 姚若萱

雅韵悠悠的浙派古琴0

自古以来,浙江这片灵秀之地便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与艺术瑰宝。

早就听说浙派古琴音韵独特,极具魅力,承载着浙江乃至江南地区独有的审美情趣,我也一直对浙派古琴的演奏充满向往与好奇。

中秋夜,赶着似水的月光,我来到了大运河畔的桥西直街。漫步于古色古香的石板路上,突然耳畔绕过几缕琴音。觅声而去,只见运河畔的廊亭下端坐着一位弹奏古琴的长者。

她一手轻轻按压,另一手从容拨弹,一首悠扬的乐曲从七根细长的琴弦间袅袅传来。乐曲层次分明,时而轻盈,时而绵长,时而圆润,时而锋利。琴声低沉却不悲凉,高昂又不失婉转,它不似琵琶音粒粒脆响,不像二胡音弯弯绕绕,也不像古筝音清清亮亮。前来围观的人们逐渐增多,演奏者仍气定神闲,旁若无人地沉浸在乐曲中。在她优雅的一提、一按,以及“抹、挑、勾、剔”的指法中,悠扬的乐曲与皎洁月光交织,流向人们的耳畔,淌向人们的心田。

待她弹完乐曲,我兴致勃勃地上前询问,得知这正是始于南宋,以清和柔美音色著称的正宗浙派古琴演奏。在她的带领下,我来到小河直街的“浙派徐门琴馆”,近距离了解古琴。原来,它简约的外表下有着无比丰富的内在。倘若你要学习浙派古琴,不仅仅是学手法,学弹奏,更是了解文化,修身养性。在琴师的介绍下,我真正从文化角度领略到浙派古琴的魅力:在浙江这片人文荟萃的土地上,浙派古琴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的表现,更是文人士大夫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高雅载体,它融入了浙江的山水之灵、人文之韵……

轻轻拨动根根琴弦,我的思绪仿佛穿越时空,与无数古人在中秋夜的古琴雅集相连。中秋节,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与古琴这一古老艺术相得益彰,共同编织出一幅诗意盎然的画卷,浙派古琴以独特的音韵展现了浙江乃至江南文化的魅力。

琴歌酒赋

浙派古琴,是浙江省杭州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流传于浙江地区,起源于南宋,创始人为郭楚望。浙派古琴演奏追求“微、妙、圆、通”的音色,以“清、微、淡、远”的艺术境界为指归,追求文雅、恬静、简洁、洒脱的意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