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淡雅的岭南古琴
作者: 路畅
悠悠珠水长,绵绵古琴韵。岭南的古琴似一泓清泉,从北到南,从古至今,讲述着广府文化的悠长,弹奏着岭南文化的清韵。
岭南古琴是广府文化的代表之一。南宋朝廷向南迁徙,最终落脚于江门新会一带,在崖山海战之后,南宋朝廷覆灭,宫廷乐师、琴人带着琴具、琴谱流落民间,在新会附近繁衍生息。自此,古琴在岭南落脚生根,发扬光大,历经两千多年,最终成为了岭南文化的一脉,传承至今。
岭南古琴韵味独特,相比于其他古琴派系,显得古朴、爽朗、明快。走入岭南一处古老的别院,夺人眼球的,肯定是一架古色古香的古琴。它要么立于凉亭的中央,要么放在主人的书房,古色古香,温润如玉。暮色四合,沐浴焚香,此刻便是主人抚琴之时。手拂琴弦动,琴声汩汩流。清合淡雅的古琴之声,在古色古香的岭南灰墙黛瓦之上升腾,优雅而恬静,敦厚而冲合。听之,顿觉两腋凉风习习,不知不觉穿越古今,在山水之间逍遥。
遥想当年,多少文人墨客被流放于“南蛮之地”的岭南,韩愈、汤显祖、苏轼、张九龄……他们孤独难免,孤愤难解,于是将自己的感慨付之古琴,琴声悠悠,弹响的是一群文人墨客无尽的忧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方式逐渐多样化。近代,岭南古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古琴艺术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如今,广东省相关部门对古琴艺术采取了对应的措施,包括指定古琴艺术活动场地,对古琴传人进行相关认定,涌现出一批古琴爱好者。岭南古琴如凤凰涅槃(niè pán),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相信,岭南古琴艺术一定会在美丽的岭南流传下去,清韵悠悠,奏响时代的新乐章。
(指导教师:周世恩)
琴歌酒赋
岭南古琴派,是广东省广州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发源于广东新会,流行于珠三角一带,是广府文化的代表之一。岭南古琴艺术在曲目、音乐结构、音色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形成了清和淡雅、温柔醇厚、优雅恬静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