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把国旗插在那儿!”

“一定要把国旗插在那儿!”0

嫦娥六号任务圆满完成,宣告我国探月工程进入了新阶段。

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表示:“中国人站在月球上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等我们站在月球上的那一天,一定要把国旗插在那儿!相信这个事情很快就可以实现。”

嫦娥六号如期从月背带回近四斤土,让胡浩沉浸在奔波忙碌中,护送返回器回京并开舱,部署安排轨道器后续拓展实验,见证月背样品开启科学研究……

一路陪伴“嫦娥”长大,胡浩也从副总指挥成为总设计师。身份几次转变,不变的是总在面对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开门看到老虎不可怕,可以想办法对付它。可怕的是门外一片漆黑,这一步是迈还是不迈?”胡浩的形象比喻道出了向未知进发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一项项创新突破,一次次闯关夺隘。胡浩用四个“信”字总结一路走来的感受:“坚定信念,迈向梦想。保持信心,迎难而上。相互信任,协同攻坚。言而有信,开展合作。”

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未来蓝图,已经绘就。“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证明中国人设计的这条往返月球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胡浩的语气,自信又果决,“航天人已投入新的战斗!”

(选自《人民日报》订阅号2024年7月3日,有改动)

热点意义

2024年6月4日,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这是中国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一个创举。这不仅是中国航天技术的一次飞跃,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次生动体现。

在嫦娥六号任务中,国旗展示系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系统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是探月工程四期探测器系统的关键项目之一。它不仅要保证国旗在月球背面的独立展示,还要确保展示效果的完美呈现。国旗展示系统的成功,是无数科研人员智慧和努力的结果,是探月工程中的“隐形英雄”。

热点延伸

月球上的五星红旗是“石头”做的

大家好,我是嫦娥六号。6月4日7时38分,我带着珍贵的月球样品,从月球那神秘而遥远的背面起飞,随后稳稳地进入了预定环月轨道。这一刻,我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的壮举,真是太激动啦!

但,惊喜可不止这些哦!我还携带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并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

你们知道吗?这可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意义非凡呢!它能在月球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鲜艳如初。无论是高低温交变、高真空还是强紫外辐射,对它来说都不在话下。

你们是不是很好奇,这面国旗到底是用什么神秘材料制成的呢?

▲嫦娥六号月球背面国旗交付正样件。(武汉纺织大学供图)

嘿嘿,我就不卖关子了。

其实,这面国旗是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玄武岩,这种看似普通的矿物,在我国的科学家团队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我听说,这些玄武岩石来自河北蔚县,把它们粉碎、熔化后,拉成头发丝三分之一的粗细,然后把它纺成线,织成布。

此项工作由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历时近4年,攻克诸多国际难题,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团队,首次成功研制出无温控保护、独立动态展示的“石头版”高品质织物国旗。

制作国旗时,对重量和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既要做到薄而软,又要做到强而韧。这面国旗的尺寸为300mm×200mm,与A4纸差不多大,但重量却只有11.3克,比嫦娥五号的国旗轻0.5克呢!

我听徐院士说,玄武岩纤维具有非常优异的隔热抗辐射性能,能够抵御月表恶劣环境,他们已经将玄武岩纤维应用研究拓展到耐热、阻燃等领域。

未来,玄武岩纤维作为轻质、柔性防护材料,将在航天服、太空舱、月球基地等中国航天事业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真是太棒啦!

这次我带着不少先进装备到月球,包括降落相机啦,全景相机啦,月壤结构探测仪啦,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啦,来进行月表形貌及矿物组分探测与研究、月球浅层结构探测等等。

我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快速采样,珍贵的样品已带回地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