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进阶之“连着动”与“分开动”

作者: 刘月

沙龙现场1  学校运动会

“同学们,昨天的运动会,咱们班很多项目都拿了第一名啊!看来,咱们班的运动小达人很多嘛!还记得他们的精彩表现吗?”

“当然记得,刘力的乒乓球打得真绝!陈小小跑步很快……”

“同学们,校园当中有很多美好难忘的瞬间,咱们班摄影爱好者王小蒙拍下了这张照片,而且他还在下面写了一段话呢:

只见李明加快了步伐,冲过防线,转身将篮球投进筐内。”

陈果果笑着说:“文字也可以记录美好的回忆。”

“没错,文字可以帮助我们捕捉生活的碎片。那王小蒙这段话中有什么亮点吗?”

“这段话用了表示动作的词语‘加快、冲、转身、投’,朗读这段话时,就能想象出李明投篮的画面。”

“从这几个动词,也可以看出王小蒙细心观察了李明投篮的情景。”

“说得很好。这段话有什么不足吗?”

“我觉得如果能把‘投篮’的动作写具体,会更有画面感。把李明如何投篮的动作分解一下,比如说他是怎样移动的、有什么动作。”王强补充道。

“说得不错,动作描写的精髓就在于动,而且是连着动。咱们可以试试‘动作分解法’,把大动作分解成小动作,再把动作连贯起来。”

同学们兴致很高,全神贯注地开始思考。短暂的沉默后,王小蒙再次举起了手。

出示自己修改后的句子:

他弯着腰,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篮球,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冲过了两道防线,来到篮筐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出一条漂亮的弧线,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大家对比一下,是不是看到了画面,并且读完有种身临其境之感。这里把‘投篮’这个大动作分解成了不同的小动作,具体、生动。不仅写出了赛场上李明的身手矫健,还能够让我们想象到当时的精彩瞬间。同学们,我们描写人物动作时,可以像这样把人物动作先分解再连贯起来,写出当时的情景,让读者读到这段话时,眼前出现一幅动态画面。记住了吗?”

同学们纷纷点头。

沙龙现场2  跳水健将全红婵

“老师,您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说在描写动作的时候,把人物做事的动作进行拆分。”

“理解得不错。咱们现在来练一练。”老师播放全红婵10米台跳水视频。

“看清楚动作了吗?”

“太快了!”同学们直呼没有看清动作。

老师进行慢速度播放,带领学生反复观看,进行慢动作分解。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家将跳水的整个过程分为“预备”“起跳”“空中旋转”和“入水”四个步骤,然后针对每个步骤找身体各部位的动作。

大屏幕上出示了张晓同学的练笔,请大家点评:

全红婵仅用前脚掌站在跳台边缘,她的两只手紧紧地贴在身体两侧,脚尖慢慢直立起来,双臂张开在空中划了圆。随即她双腿微屈,双脚一蹬,腾空而起。在空中,她蜷曲身体,双手紧紧地抱住双膝靠近胸前,转得又稳又快。临近水面时,她身体绷得笔直,一下钻入水中。

“我认为张晓描写全红婵跳水的动作很详细。可是还不够精彩!”陈果果点评道。

“如果想要把当时的精彩写出来,就需要把跳水的过程写得更有味道。大家一起来想一想,有没有好方法?”

短暂的沉默后,张苗苗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可以加上全红婵当时的神态。”

“我认为还可以加上周围人的表现,来突出全红婵跳水时的表现很精彩。”

“好主意!为了丰富写作内容,在描写人物动作的时候可以加入周围人的表现。谁能说说还可以怎样丰富写作内容?”

“加入心理描写。”

“可以运用修辞。”

“还可以用上关联词进行过渡。”

见大家说得差不多了,老师提出要求:“接下来,请大家在张晓描写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内容,把全红婵的动作写得更加具体生动。赶紧试试吧。”

片段展示:

全红婵仅用前脚掌站在跳台边缘,她的脚大部分是悬空的,好像害怕把跳台踩疼似的。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真担心她不小心掉下去。她的两只手紧紧地贴在身体两侧,腰背挺直,神态自若,好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轻盈地停在花朵上一样。突然她的脚微微地弹动了一下,脚尖慢慢直立起来,双臂张开,在空中划出一个大大的圆。随即她双腿微屈,双脚一蹬,像一只轻盈的小精灵般腾空而起。

只见她蜷曲身体,双手紧紧地抱住双膝靠近胸前,化身成一个不停旋转的小陀螺。一圈,两圈,三圈......她转得又稳又快。临近水面时,她身体绷得笔直,像一条灵活的小鱼,“哧溜”一下钻入水中,水面上仅出现几圈细细的涟漪。“太完美了!”裁判惊叫起来,观众们纷纷起身,掌声经久不息。

教室里,大家也忍不住鼓掌。

“大家发现了吗,动作描写可以是‘连着动’,还可以‘分开动’。掌握了这样的方法,我们不仅可以让作文更加生动、具体,还能再现当时精彩的画面呢。同学们,让我们牢记今天学的方法,描绘人物动作,写出精彩作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