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故事
作者: 邓剑辉
模拟文题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也由懵懂的孩童成长为知礼的少年。在你的成长中,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难忘的故事,它们像一颗颗珍珠光彩夺目。请你怀着感恩之心,以“成长”为主题,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②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②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学校名,不得抄袭。
构思引路
成长不只是身体的发育,更是心智的成熟、思想的蜕变。比如曾经胆小怕事,经历过某件事后变得勇敢自信;曾经对父母的付出习以为常,经历一些事后懂得感恩,展现自己在情感认知、品德修养等方面的成长。
习作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通过回忆、引用名言或设置悬念引出成长故事;中间详细叙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突出成长的关键节点;结尾总结这次经历对自己的影响,点明成长的感悟。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叙述不同阶段的成长片段,每个片段之间过渡自然,展现成长的整体性。
点石成金
一、写真事,表真情。生活中,我们要善于捕捉细小瞬间,将感受最深刻的场景描绘出来。正如朱自清笔下“父亲蹒跚着去买橘子”的片段,事情虽小,却饱含至真至纯的父子深情,读来令人动容。
二、抓细节,善描写。想要表达真实情感,习作中就要凸显扣人心弦的细节。比如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外貌等。通过细致的描写,读者能感受到情感的变化,从而受到感染。比如哈尔威船长牺牲前的简短语言,有力地凸显了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忠于职守、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高大形象,鲜明且深刻地镌刻在读者心中。
三、会铺垫,有详略。在抒发情感之前,巧妙铺垫不可或缺,然后顺势抒情,自然流露。就像开闸放水之前先要蓄水,等到水蓄满后再开闸,那水就奔腾而下,气势磅礴,一泻千里。也就是说,蓄势讲究细水长流,不用大肆渲染,所以要略写;放水要求气势饱满,需要浓墨重彩,所以要详写。
作文误区
误区一:语言平淡直白
使用过于平淡、直白的语言,缺乏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写,没有通过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展现所要表达的情绪。
误区二:描写笼统粗糙
对人物外貌描写浮于表面,使用泛泛的词汇,缺乏细节捕捉,未能展现出人物的性格、情绪和动机。
误区三:主题详略不分
该详写的部分没有足够的篇幅支撑,显得单薄;该略写的部分却过于冗长,使文章节奏拖沓。
思维导图
作品鉴赏
《城南旧事》(节选)
◎林海音
我站在廊下,看着院子里的梧桐树。叶子已经黄了,风一吹,就簌簌地落下来。我伸手接住一片,叶子在我手心里轻轻颤动,像一只受伤的蝴蝶。
“小英子,进来吃饭了。”妈妈在屋里喊我。
我应了一声,却没有动。这片叶子让我想起了秀贞,她总是喜欢捡落叶,说要把它们都夹在书里。现在她的书里一定夹满了叶子吧。
“小英子!”妈妈的声音提高了。
我赶紧跑进屋。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爸爸正在看报纸。我坐下来,端起碗,却没什么胃口。
“怎么了?”妈妈问,“是不是又在想秀贞?”
我点点头。秀贞走了快一个月了,我还是不习惯。以前每天放学,她都会在巷口等我,我们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她去了更好的地方,”爸爸放下报纸说,“你应该为她高兴。”
我知道爸爸说得对。秀贞的爸爸在城里找到了好工作,他们全家都搬走了。可是,我还是很想她。
吃完饭,我回到自己的房间。书桌上放着秀贞临走前送给我的笔记本,封面上画着两个牵着手的小女孩。我翻开本子,里面夹着一片梧桐叶,叶子上写着:“给小英子,永远的朋友。”
我的眼泪掉了下来。这时,妈妈推门进来,看见我在哭,轻轻抱住我。
“孩子,”她说,“人生就是这样,有人来,有人走。你要学会接受。”
我靠在妈妈怀里,闻着她身上淡淡的香味。窗外的梧桐叶还在飘落,一片又一片。我突然明白,就像树叶会落下一样,有些人也会离开。但新的叶子会长出来,新的朋友也会出现。
第二天早上,我特意早一点出门。巷口空荡荡的,没有秀贞的身影。我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自己一个人往学校走去。
路上,我遇到了新搬来的小女孩。她扎着两条辫子,怯生生地看着我。
“你好,”我主动打招呼,“我是小英子,你要去上学吗?”
她点点头:“我叫小芳。”
“我们一起走吧。”我说。
小芳的眼睛亮了起来,快步走到我身边。我们并肩走着,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斑斑点点。我忽然发现,今天的梧桐叶似乎比昨天更黄了一些,但树梢上已经冒出了几个嫩绿的新芽。
品读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英子面对好友离去时的内心挣扎,以及最终学会接受并拥抱新变化的成长过程。文中颤抖的落叶、笔记本封面等,既增强了情感表达,又使故事情节生动真实。通过小英子的故事,我们看到了成长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学会接受生活中的变化,在失去与获得之间找到平衡。
实战演练一
自行车上的“成人礼”
◎李思宇
在一个闲适的周末,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沙发上。电视屏幕中,一场精彩绝伦的自行车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辆辆自行车仿若闪电,风驰电掣般在赛道上飞驰而过。
“我也要学骑自行车!”我从沙发上跳起来说。
爸爸妈妈先是一愣,然后齐声应道:“好啊!”
爸爸从阳台上推出一辆崭新的自行车。阳光洒在车身上,金属外壳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流畅的线条仿佛正在演义速度与激情。我激动得拉着爸爸往楼下冲去。
刚到楼下,我便迫不及待地抬腿跨了上去。然而,“砰”的一声,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你呀你,怎么这么毛躁!”爸爸走上前来,无奈地摇摇头,“来,我先给你讲讲骑车的要领。出发时,一只脚稳稳地踩在踏板上,另一只脚支撑地面,帮助你保持平衡。骑行过程中,一定要双眼紧盯前方,目光放远;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骑车时必须全神贯注。记住了吗?”爸爸说得仔细,我听得认真。
我深吸一口气,再次跨上车,依照爸爸的指导,小心翼翼地慢慢摸索着。爸爸则稳稳地扶着
车后座,他的双手就像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注意,身子别歪,正视前方……”在爸爸的指导下,我逐渐找到一点感觉,竟然能歪歪扭扭地往前骑了。我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这得意劲儿并没持续多久,突然,车身毫无征兆地剧烈摇晃起来,紧接着,我再次与地面来了个亲密接触。这一摔可不轻,膝盖擦破了皮,鲜血渗了出来,疼得我倒吸一口凉气。我回头望去,不知何时,爸爸竟然松开了手。
我抱着摔得通红还渗血的膝盖,疼得龇牙咧嘴,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咬着牙,强忍着疼痛,双手撑地站了起来,扶起那辆让我又爱又恨的自行车,第三次跨了上去……终于,我能稳稳地骑着自行车,在小区里自由穿梭了。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吹干了汗水,带来丝丝凉意,那一刻,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自豪。我得意地看向不远处的爸爸,他对我竖起了大拇指,眼中满是赞许和骄傲。
成长的道路上,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像一个个深深的脚印,每一步都镌刻着我的努力与坚持,见证着我的蜕变与成长。它们时刻提醒着我,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都要坚定信念,依靠自己的力量,勇敢地朝着目标前行。
点评
习作围绕学骑自行车,生动展现了小作者的成长历程。习作情节完整,起伏得当:按“想学骑车、初次尝试、爸爸指导、再次摔倒、最终学会骑车”的顺序展开,有失败、有挫折,也有成功的喜悦,符合成长过程的特点,吸引读者阅读。
【作者系湖南宁乡市玉潭街道中心小学学生,指导并置评:喻婷】
描写练笔
爸爸转身从阳台推出一辆崭新的自行车。阳光洒在车身上,金属外壳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流畅的线条仿佛正在演义速度与激情。我激动得拉着爸爸往楼下冲去。
善于观察的你也一定能运用生动的描写方法,描写生活中的细节:
我迫不及待地央求妈妈让我看看她为我准备的生日礼物。妈妈笑着拿出一个密码本……
实战演练二
妈妈的汗珠
◎李卿菲
清晨,阳光刚刚在屋子落脚,妈妈就准备出门。她一边整理文件,一边不放心地叮嘱我:“在家乖乖写作业,我很快就回来了。”说完,便匆匆离去,只留下我独自守着空荡的屋子。起初,我惬意地坐在书桌前,认真完成作业。做完作业后,我窝在沙发里,打开电视,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但好景不长,很快电视节目变得索然无味。我百无聊赖地在房间踱步,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肚子开始咕咕叫。我一次次望向门口,满心期待妈妈的身影出现,可门外只有寂静。
一分钟,十分钟,一个小时……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下午1点钟。
终于,楼道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紧接着是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妈妈推开门,脚步匆匆,迅速换好鞋,几步就跨进厨房。她一边熟练地系上围裙,一边温柔地叮嘱我:“你先看会儿书,饭马上好。”瞬间,厨房里响起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那是妈妈在为我准备午餐。我实在等不及,走进厨房,这才看见,妈妈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原来,妈妈为了赶回来给我做饭,竟然如此辛苦。
刹那间,那些温暖的画面在我眼前一一浮现:每天出门前,妈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提醒我注意安全;夜晚睡觉前,她耐心地和我核对作业;节假日,她兴高采烈带我去好玩的地方;我生病时,她衣不解带守在床边……这一刻,我在心底暗暗发誓:妈妈为我付出这么多,我要学会分担些家务,不再给她添麻烦。
从那以后,每当妈妈出门工作,我便走进厨房,学着她的样子淘米、洗菜、做饭。一开始,我手忙脚乱,不是盐放多了,就是饭煮煳了,但我从未放弃。慢慢地,我能做出一桌像样的饭菜,静静等妈妈回家,和她一起享受温馨午餐。自那以后,妈妈逢人便夸我长大了。而我知道,成长不仅是学会做饭,更是懂得体谅,学会感恩与担当。
点评
习作从生活细微处入手,按时间顺序展开,从妈妈出门、“我”等待,到妈妈回家做饭,再到回忆过往、“我”成长转变,情节连贯,逻辑顺畅。小作者对妈妈的动作、神态刻画细致,比如“推开门,脚步匆匆,迅速换好鞋,几步就跨进厨房”,还有“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等,使妈妈的伟大形象跃然纸上。习作以“成长”为核心,从意识到妈妈的操劳,到下决心分担,再到付出行动,清晰展现了“我”的成长历程。
【作者系湖南宁乡市大街岭小学学生,指导并置评:周朝辉】
描写练笔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诉诸耳朵;“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诉诸眼睛;“那些温暖的画面在我眼前一一浮现”诉诸心灵。
请你通过所见所闻所感,充分感知成长的具体滋味,快来动手写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