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梗概读名著
作者: 苏秋仪课间十分钟,苏老师路过班级门口,无意间听到同学们的聊天内容:宁宁最近读了一本书,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于是想分享给汐汐,可讲了半天,汐汐还是没明白这本书讲了什么。直到上课铃声响起,宁宁都没有讲到重点。听到这里,苏老师灵机一动,这节课就教同学们如何“借助作品梗概,了解主要内容”吧!
理解含义,剖析特点
苏老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鲁滨逊漂流记》的电影预告片。(播放预告片)大家看完预告片后有什么感受呢?
小付:老师,我发现预告片是把电影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展现出来,让我很想马上去看整部电影。
汐汐:我觉得预告片和作品梗概有点像,都是讲了故事的主要部分。
苏老师:你们说得很对。老师准备了两个资料袋。谁愿意为大家读第一个资料袋?
大昭:老师,我来读。梗概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于电影、电视和小说故事的简单介绍等。翻开一本书,我们一般能在封面、扉页、封底看到它。
苏老师:非常棒!谁来读第二个资料袋?
宁宁:老师,我来读。梗概是对一部作品的浓缩和概括,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原著的大概内容。
苏老师:很好。同学们,梗概就像故事的窗口,通过这扇窗,我们能发现作者巧妙地将复杂的情节浓缩成简短的文字。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让我们一起看看《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是如何写的。
东梅:我发现《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苏老师:是的,那按照时间顺序,作者是不是把鲁滨逊在荒岛上28年的生活都写出来了呢?
悦瑶:不是。作者选择了一些主要的、最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介绍。
寻找关键,巧拟标题
苏老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梗概不是简单地罗列所有事件,而是挑选核心的部分来展示。现在,让我们结合课后题,为《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拟定几个小标题,来概括最能代表鲁滨逊冒险经历的关键事件。
大家留意到了吗?这道题目中有一个小小的提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那么,“流落荒岛”具体指的是梗概中的哪一部分?请大家快速浏览,找出答案。
诗涵:我觉得“流落荒岛”指梗概的1~2自然段。
苏老师:很好,“流落荒岛”是怎么概括出来的呢?
莹莹:我圈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荒岛”和“流落”,合并成短语——“流落荒岛”。
苏老师:很棒!莹莹同学运用“选择关键词句”拟小标题的方法,准确概括文段内容,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一些拟定小标题的技巧。现在,让我们回想一下那些方法,并运用到这里来拟定合适的小标题。
俊辉:我们学过的拟小标题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对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概括。
苏老师:对。下面,请同学们先自己默读课文,画出关键词句,再进行合并、归纳。之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小组交流,十分钟后……
苏老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家讨论的结果:
流落荒岛【1~2自然段】;建房定居【3~5自然段】;畜养培育【6自然段】;救“星期五”【7~8自然段】;回到英国【9~10自然段】。
依据标题,铺叙内容
苏老师:在拟定小标题的过程中,我们对鲁滨逊28年的荒岛生活有了进一步了解,谁能根据小标题,把梗概的主要内容串联起来呢?
诗涵: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流落荒岛。面对严酷环境,他一一克服,在那里建房定居、驯养培育,还救出“星期五”陪伴自己。在岛上生活了28年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苏老师: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份评价表来点评一下诗涵说得怎么样?
晓伟:我觉得诗涵同学的概述准确捕捉到了故事主线,从流落荒岛到最终返回英国,叙述连贯,重点突出。
敏艺:喜欢航海的鲁滨逊,有一次乘船遇到了风暴,流落到荒岛。一开始他在荒岛上建房定居,还在他的家里养畜培植。之后他遇到了野人“星期五”,并和他成为朋友。最后他救了船长,回到英国。
苏老师: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
皓阳:我觉得敏艺同学对于主要内容的概述不仅详细,而且运用了时间关联词,使内容有了层次感。
苏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根据梗概拟定小标题,并串联它们来讲述《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将今天学到的技能应用到未来的阅读和写作中,探索更多名著的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