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身影
作者: 曹天泽在我的印象里,大姑爷爷那佝偻的身影,宛如一首低吟浅唱的老歌,饱含着无尽的深情。
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午后,我来到乡下的大姑爷爷家小住。那里空气清新如丝缕般将我缠绕。茂密的树叶吹着小号、田间馥郁的瓜果香气在微风的吹拂下,轻抚我的脸颊。
夜幕降临,“大姑爷爷,月亮好圆啊!”我指着跃升于天际的一轮明月。他也指向远方的夜空:“瞧,那边还有流星呢。”随后,他拖着沉重又佝偻的身躯向屋内挪去。透过那半掩的房门,我看到大姑爷爷正全神贯注地在昏黄的灯光下雕琢着一盏月亮灯。他的脊背如一张拉满的弯弓,我可以想象到他那双因岁月侵蚀而布满老茧的双手,在灯盏间小心翼翼地穿梭忙碌。灯光将他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墙上,佝偻的轮廓愈发显得孤寂而坚韧。不多时,大姑爷爷颤巍巍地捧起那盏完工的月亮灯:“小侄孙定会喜欢。”待他转身发现我时,我的眼泪已顺脸颊流下。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大姑爷爷的身影,如同一尊不朽的雕像,深深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那盏凝聚着他无尽关爱的月亮灯,恰似一束永不熄灭的光,在我人生的旅途中,照出一条不凡之路。
老师小评
小作者以“月亮灯”为线索,贯穿全文,表达大姑爷爷对我的爱。习作多处运用修辞手法,把乡下的灵动之景描写得生动有趣。“拖着”“挪去”画面沉重安静,侧面表现出“月亮灯”的重要性。
【作者系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六·2班学生,指导并置评:马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