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的图书馆
澳门是一个带着浓浓书卷气的城市,身处闹市区街角的图书馆,每一间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人文氛围,凝聚了点点滴滴岁月的回忆。现在跟着编辑姐姐的脚步,一起去闻书香气吧!
民政总署图书馆
图书馆名片:民政总署图书馆位于新马路上的民政总署大楼内。以葡萄牙马弗拉修道院的图书馆为设计蓝本,其装潢和家具陈设都透着浓厚的古典气息。
在这里你能看到:收藏于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的外文古籍、特别是葡萄牙在非洲及远东的历史文献,还有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葡文报纸。
何东图书馆
图书馆名片:何东图书馆是一座欧陆风格的图书馆。于1958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这里的藏书达到了三千册,是当时澳门最具规模的中文公共图书馆,也是港澳地区唯一的园林式图书馆。
在这里你能看到:古籍、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建筑类书籍及多媒体视听资料。
八角亭图书馆
图书馆名片:这座位于嘉思栏花园一侧,伫立在水坑尾与约翰四世大马路交叉口的图书馆,是澳门第一间中文图书馆和最早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八角亭图书馆在现今华人图书馆中,是一间仍使用杜氏图书分类法的极少数图书馆。
在这里你能看到:早期的《华侨报》《澳门日报》《文汇报》《大公报》《光明日报》的报纸合订本。
热点素材
2024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在这片土地上,文化的种子深深扎根,生长出东西方文化荟萃的果实。目前共有16个公共图书馆,平均4.3万人就有一个。澳门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逾100万册,平均每人拥有1.47册图书。这不仅是澳门在“一国两制”方针下文化繁荣的生动写照,更是澳门人民对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懈追求的体现。
历史上,澳门、珠海和中山都隶属香山县。澳门和中山,血脉相连,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两地从古到今都有紧密的联系。澳门远远不止“吃喝玩乐购”,应该再多加一条“阅”的路线。
(选自“中山纪念图书馆”公众号,有改动)
澳门中央图书馆
图书馆名片:在塔石广场,荷兰园大马路上有着三座各具特色的欧式建筑,其中一座红黄相间的便是澳门中央图书馆(总馆)。
在这里你能看到:葡萄牙在远东的历史文献、世界各地的报纸69种、各类杂志674种。
图书馆名片:这座在城市里穿梭的流动图书馆,事实上是一部图书车。全车共31层书架,藏书量约为3000册。它的服务开始于1986年10月,当时首辆图书车固定停泊于白鸽巢公园前地,为澳门居民服务。
在这里你能看到:大众读物、园艺、家政、医药书籍及小说。
(选自“新华网”,有改动)
跟着“热点”写作文
热点角度——文化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眼未来,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我们要以文化自信去开天辟地,去创造奇迹。
热点角度——知识提升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图书馆一直是知识传承和智慧交流的重要场所。它们不仅仅是书籍的收藏地,更是文化与历史的交汇点。从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到现代的数字图书馆,每一座图书馆都承载着时代的印记,见证了人类对知识追求的不懈努力。
热点角度——社会和谐
图书馆是一个汇聚了多元文化的场所。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共享阅读资源,进行文化交流。各种文化活动、读书分享会等在图书馆举办,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观点的平台。在这里,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促进了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