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作者: 岳智健
【精彩片段一】
【阅读导航】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相较于鲁迅先生的其他著作,这本书更容易读懂,而且读来亲切感人。乍一看像听一位老朋友讲故事,自然而轻松,好似信马由缰,仔细回味发现每篇文章无一不有巧妙的构思。书中写到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也描绘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还记述了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吧!
【阅读前】
“朝花夕拾”表面意思是早上盛开的花晚上拾起或摘下,以“朝花夕拾”作为书名,你觉得这本书中写的是什么样的内容?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老师串讲
片段写的是字都不识的阿长买来“我”梦寐以求的《山海经》的事。阿长是鲁迅家里的女佣,身份卑微,连拥有自己姓名的权利都没有。她有很多缺点,粗俗、迷信、愚昧、喜欢背地里说是非,所以鲁迅尽管日夜期盼能拥有《山海经》,但是从来没有跟阿长说过,因为觉得“说了也无益”。然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告假回家四五天后,阿长回来了,竟然为鲁迅买了《山海经》。“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充分展现出阿长为帮鲁迅实现愿望而感到激动的心情。阿长是善良、朴实的,是真心疼爱鲁迅的,这就是她拥有的“神力”——朴实而真诚的爱。她用自己的方式疼爱着鲁迅,以至于多年以后,鲁迅先生仍然回味与怀念。在那个黑暗腐朽的岁月里,阿长和那本《山海经》就是鲁迅心中的一缕暖阳,照耀着他坚毅前行。
阅读笔记
生活中,我们不喜欢的人也会像长妈妈一样,有被喜欢的一面。一起来分享。
我不喜欢他(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他(她)好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片段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①拍:拟声词。现在写作“啪”。
②拥肿: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现在写作“臃肿”。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①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②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老师串讲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作者从孩童的视角,借助关联词“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将百草园的全景展现了出来,扑面而来的是一个生机勃勃且充满童趣的乐园。
这段文字的写作顺序也颇有讲究,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从视觉上描绘出百草园的丰富颜色,又从听觉上让百草园焕发生机……片段虽短,却颇具匠心,值得我们不断回味品读。
阅读笔记
选段描写了泥墙根一带四件有趣的事,请你简要概括一下。
【阅读后】
《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里既有温情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读完这本书后,请你归纳整理一下。
温情的回忆
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