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作者: 杨涛
【阅读导航】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德·阿米琪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是一本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也是一本极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你想知道在安利柯身边发生过哪些感人的故事吗?这本书为什么叫《爱的教育》?让我们打开书,跟随安利柯成长的脚步去寻找答案吧。
【阅读前】
《爱的教育》这本书写了很多发生在学校的故事,请结合你的校园生活猜想一下,书中会写到什么样的故事?
【精彩片段一】
同学科列帝
满载木柴的马车停在铺子前。科列帝跑出去跟车夫咕哝了几句,马上返回来对我说:“对不起,今天不能再陪你了,明天再见。你来我家真是太好了。高高兴兴地散步去吧,祝你幸福。”
科列帝紧紧握了握我的手,赶忙卸木头去了。他在马车和铺子之间穿梭来往,猫皮帽子下面的脸像怒放的玫瑰一样漂亮,他精神焕发,动作灵活敏捷的样子,不管谁见到,都会感到无限的快乐。
“你真幸福。”他对我说。哦,不,不,科列帝啊,真正幸福的不是我,而是你。因为你既用功学习,也很能干,能帮爸妈的忙,你比我要好一百倍,勇敢一百倍呢。我的同窗好友科列帝啊!
老师串讲
在这篇日记中,“我”和父亲发生冲突后,出来散步,偶遇了同窗好友科列帝,他正扛着一捆很重的木柴,一边跑还一边复习功课。在“我”与科列帝交谈中得知,他的母亲已经病了七天,父亲又不在家,他就主动承担起打理父亲柴铺的工作和照顾妈妈的责任。他一边忙柴铺的工作,一边照顾生病的母亲,还要抽空完成作业、预习功课。尽管早已累得筋疲力尽,但他依然乐此不疲。“我”因此深受感动,也懂得了应该如何与父母相处。
“他在马车和铺子之间穿梭来往”,展现了科列帝卸木头的辛劳。面对辛苦,科列帝没有抱怨,他始终“精神焕发,动作灵活敏捷”,以至于“不管谁见到,都会感到无限的快乐”。科列帝虽然肩负着超越年龄的重担,但他始终乐呵呵的,他的积极乐观给看到他的人也带去了快乐。怪不得“我”对他说:“你真幸福。”
选段没有华丽的辞藻,作者用最朴实的语言,通过大量的语言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开朗乐观的好少年形象。
阅读笔记
读了科列帝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你给他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
【精彩片段二】
宽容的力量
卡洛斐忍着泪走了进来,走到老人床前,又低下头站着。老人伸出手,拍拍他的脑袋说:“好孩子,谢谢你来看我!回去告诉你爸爸妈妈,就说我已经没事了,请他们不要再担心了。”
卡洛斐抬起头,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又不好意思开口似的。
“怎么了,孩子,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说?”老人问。
“没……没什么。”
“好了,孩子,放心地回去吧。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再见!路上小心点。”卡洛斐点点头,就转过身走了,老人的侄子跑过去给他开了门。卡洛斐到了门边时,又站住了,那小孩好奇地看着他,不知道他想干什么。突然,卡洛斐从外套里拿出一件东西,递给那小孩,小声说:“给,这个送给你。”说完就一溜烟地跑了。
那小孩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把东西拿过来给老人看,只见包装纸上写着“赠送”。老人于是打开包装纸,我凑上去一看,忍不住“啊”了一声,原来那里面是一本集邮簿,就是卡洛斐费尽心思收集的、视作珍宝的那本邮票簿。他竟然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送给老人,以报答老人宽恕他的恩情。
老师串讲
老人被卡洛斐的雪球打伤了眼睛,当卡洛斐满怀歉意地到老人家里看望老人时,老人非但没有埋怨他,反而感谢卡洛斐来看他,不断安慰他和父母都不要担心,还不停地夸奖他是个好孩子。选段中,对老人的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的宽容和大度。老人的宽容和大度让卡洛斐很感动,所以他把自己“费尽心思收集的、视作珍宝的”的邮票薄送给了老人。这就是宽容的力量。宽容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力量,当你以博大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宽容了别人,等于送给了自己一份神奇的礼物。
阅读笔记
请你阅读完整的故事内容,并想想表格空白处应该填什么。
【阅读后】
1.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个满含温情的故事,歌颂了真诚、友爱、坚强、善良等美好品质。在这本书中,哪几个故事最触动你?为什么?
2.请你写出五个与安利柯关系密切的人,并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