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唱歌的树与会唱歌的琴
作者: 敏明的岛
01 哆
江南有一个木镇。
木镇的确多花多树,但这并不是它名字的由来。木镇之所以叫木镇,是因为木镇多木匠,家家户户都以制作木器为业,有的人家制作木桌木椅,有的人家制作木盆木桶……
这棵爱唱歌的树,是一株青桐,就长在木镇,长在一户制作古琴的人家的院子里。这棵青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唱歌的呢?它自己也不知道。
一开始,它也像周边的树一样,喜欢安静,毕竟沉默才是树的本分。鸟叫、虫鸣、狗吠,风声、雨声、市声,树木都不感兴趣,甚至会讨厌。可是不知怎么的,这棵青桐竟然喜欢上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清晨,它最爱鸟鸣,从凌晨四五点到天亮,大小雀儿们,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要开好几场演唱会,听了鸟儿们的晨歌,它一整天都感到愉悦。夜晚,它最爱听虫鸣,从黄昏轮番献艺的喧嚣热闹,到深夜轻弹独奏的袅袅余音,伴着各色虫儿的吹拉弹唱,它会进入甜蜜的梦乡。
它喜欢风声和雨声。原来,风声和雨声并不单调。风声是吹奏乐,可以吹出呼呼、哗哗、嗡嗡的声响;雨声是敲击乐,可以敲出沥沥、嗒嗒、沙沙的动静,加上轻重长短的变化,风雨声各自都可演绎美妙的音乐。要是风雨交集,风声为雨声伴奏,雨声和着风声的节拍,再加上雷声的鼓点,也是难得的乐章。
它喜欢古琴声。院子里的老爷爷不仅制作古琴,更爱弹奏古琴。老爷爷常在静寂无声的午后,或者风清月白的夜晚,一个人端坐在树下的石桌前,自顾自地弹奏一架跟他一样上了年纪的古琴。那琴音不很响亮,却又让人听得分明,像是有很多话要说,又像是在沉思和默想。
后来,这户人家生了一个小女孩儿。小女孩儿喜欢在青桐树下玩儿,听鸟鸣虫唱,听风吹桐叶和雨打桐叶的声音,听爷爷弹古琴。
后来,小女孩儿学会了唱歌,就经常在树下唱,像是特意唱给青桐听。
小姑娘会唱很多歌。有时候,她在树下唱“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岗/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她采的蘑菇最大/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噻啰啰啰啰啰哩噻啰哩噻……”在小姑娘的歌声里,青桐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位唱着歌儿采蘑菇的小姑娘,欢快地走在林间和山路上。有时候,她在树下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时候,青桐又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即将远行的人,心里有很多很多的不舍……
会唱歌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青桐想。
“我也要唱歌!”青桐对自己说。
02来
可是,树怎么能唱歌呢?鸟儿可以放开歌喉,虫儿可以振动翅膀……树呢,只能静默。
青桐忧伤起来。
鸟儿、虫儿都感受到了青桐的忧伤,只好暂时停止了歌唱,与青桐一道保持沉默。保持沉默对鸟儿和虫儿们来说,是多么难以忍受的事情啊!
风和雨也感受到了青桐的忧伤。风吹拂着青桐宽大的叶片,哗啦哗啦,像是在下雨。雨敲打着青桐宽大的叶片,滴滴答答,像是在哭泣。风和雨,也不想做不开心的风和雨。
忧伤会传染。小女孩儿也不在树下唱歌了,变得闷闷不乐。小女孩儿闷闷不乐,弹琴的老爷爷也闷闷不乐起来。没有了鸟鸣虫唱、风声雨声、古琴声和女孩儿的歌声,整个院子都闷闷不乐起来。
多么沉默、多么沉闷的院子啊!
不能一直这样下去!鸟儿、虫儿,还有风和雨召开了秘密会议,讨论怎样让青桐开心起来。最后决定让风作为信使,去了解青桐的心事,解开青桐的心结。
风温柔、耐心地拂过青桐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根枝丫,没有发现它不开心的任何蛛丝马迹。就在风快要放弃的时候,在青桐的第九根树枝下,风发现了一个很小很深的树洞。啊,原来,青桐将秘密都藏在了这里!
风钻进了树洞,在这里找到了青桐精灵。
风问:“树啊树,你为什么不开心?”
青桐说:“我想唱歌,可是我没有嘴。”
风说:“我可以当你的嘴,我吹着你的树叶、树枝和树洞,你就可以发出自己的声响……”
风同时带来了鸟儿、虫儿和雨的回答:“我们都可以当你的嘴,我们的歌声就是你的歌声……”
青桐说:“可是,我没有自己的歌谱,没有自己的歌……”
风说:“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唱出来的就都是歌,根本不需要歌谱!”
鸟儿、虫儿和雨回答:“我们都没有歌谱,可是我们都有自己的歌……”
“可是……”青桐说。
“没有什么可是!我们将和你一起,每天演唱不同的歌,每一首都是最动听的,看我的吧!”风自信满满,并直接代雨、鸟、虫做了回答。
03咪
第二天一早,在鸟儿们还没开始歌唱之前,风就唤醒了青桐。风说:“青桐青桐,爱唱歌的树,你的歌开始了,请仔细听!”
风有节奏地吹拂着青桐的叶子,摇动着它的枝丫,哗哗沙沙哗哗,沙沙哗哗沙沙,轻轻重重轻轻,长长短短长长,仔细听来,真的是一首无言的妙歌呢。
“这只是前奏,只是序曲,精彩还在后面呢!”风说。
“嘤嘤呖呖,呖呖嘤嘤……”夜莺和百灵各自献唱。
“唧唧、喳喳、咕咕、啾啾……”“唧啾唧啾唧唧啾,啾唧啾唧啾啾唧……”麻雀、喜鹊、斑鸠、柳莺及各种不知名的鸟儿,先来一个大合唱,再来一个小合唱。
“铿铿铿!笃笃笃!铿笃铿笃!笃铿笃铿!铿铿!笃笃!铿铿铿!笃笃笃!”啄木鸟也来了,它啄着青桐的不同部位,俨然一个快乐的鼓手。
“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喜欢热闹的乌鸦也来了,并不时恰到好处地叫唤几声,像是在喝彩和鼓掌!
“怎么样,爱唱歌的树,对你的歌还满意吗?”风问青桐。
“好听是好听……可是,那都是你们的歌!”青桐说。
“你还真是小心眼儿。这样吧,我把指挥权交给你,你想让我们怎么唱,我们就怎么唱。我们都变成你歌中的一个声部、一个音符,这样总可以算是你的歌了吧?”风说。
青桐激动得快要流泪了,狠命地点了点头。风以为青桐的狠命点头也是指挥的一部分,就顺着青桐的点头,让它的树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像是一阵急雨,又像是一阵欢呼。
点完了头,青桐一时有点不适应,不知道该怎么指挥。毕竟,这是它的第一次歌唱,更是第一次指挥。
青桐静立不动,风也就静立不动,群鸟也就跟着保持安静。一时间,天地一片安静,像是青桐特意为热闹的歌会按下了暂停键,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青桐尝试着动了一根树枝,黄莺开始了婉转的歌唱。
青桐又动了另一根树枝,百灵鸟亮起了清脆的歌喉。
青桐很快就找到了感觉,像是天生的指挥家,顺着自己的内心,这边指指,那边指指,风和群鸟服从命令听指挥,一会儿高声部,一会儿低声部,一会儿合奏,一会儿独奏……
“真是太棒了,我终于会唱歌了,我自己的歌!”青桐感动地说。
早上的演唱会渐渐到了尾声。当青桐收起它的指挥棒,对所有的演奏者表达完谢意,树也静了、风也静了的时候,它发现老爷爷和小女孩儿不知何时站在了它宽大的绿阴下,欣赏着它的首演。
“今天这棵树上怎么回事,像是在开演唱会!”老爷爷说。
“爷爷,我们家的树会唱歌!”小女孩儿开心地说。
04发
青桐是如此热爱歌唱。在草木葱茏的夏季,青桐每天都要开两场音乐会。清晨的演唱会,热闹喜庆,是鸟儿们的主场;夜晚的演奏会,声韵悠扬,是虫儿们的主场。
“铃、铃、铃……”听,小巧的金蛉开始演奏了,像是摇动着金属的风铃。“铃——铃——铃——”接着演奏的是大黄蛉,它可是鸣虫中的小提琴手,姿态高贵华美,鸣声清脆悠长。“唧、唧、唧……”接着是歌声嘹亮的蟋蟀,它是鸣虫界的中流砥柱、明星歌手,可以从初夏夜一直唱到深秋夜。“句,句,句。”现在出场的是秀丽的竹蛉,它鸣声清幽,如丝竹悠扬。“金、金钟吉玲”“金、金钟吉玲”,金琵琶不仅长得像小巧的金色琵琶,鸣声也四声一循环,好似弹奏着琵琶曲……虫儿们听着青桐的指挥,有时独奏,有时合奏,热闹却不吵闹,反而让人感受到夏夜的静美,让人想到很遥远的过去的一些事情……
下雨的时候,青桐只用自己的叶片,就可以唱出一首首雨天的歌,小雨淅淅沥沥,中雨滴滴答答,大雨噼噼啪啪,雨的大小缓急不同,青桐的歌也不同。有时候,这歌中甚至有一点莫名的悲伤,让人感觉内心空空的,好像全世界都在下雨。好在这是一种让人愉悦的悲伤,青桐很喜欢这种感觉。
到了冬天,青桐的最后一片叶子也落了,只留下光秃秃的枝丫。即使这样,青桐还是可以唱歌,风吹过枯枝的声音,也能被青桐演唱成一首冬天的歌。
有时候,没有风,没有雨,没有雀儿,也没有虫儿,万籁俱寂,什么声音都没有,青桐也有歌唱的感觉,因为青桐的心里一直有歌。
05嗦
青桐成了一棵会唱歌的树,木镇爱听歌的人,都跑来聚在青桐下,他们都觉得青桐的音乐是天籁,是世界上最好的音乐。
青桐树下又多了几张石桌石椅,这是小女孩儿提议的,方便更多的人来听青桐的歌,也听自己的歌。人们都说,小女孩儿的歌声和青桐的歌声,不相上下,妙音成双。木镇人的耳朵,能经常听着青桐的歌和小姑娘的歌,真是有福了!
制琴的老爷爷越来越老,他的琴却越弹越好。老爷爷说,因为他是在一棵会唱歌的树下弹琴,弹不好的话,树会笑话他的。有时候,有月光的晚上,老爷爷会加入青桐的夏夜演奏会,对着虫鸣、月光和树,即兴弹奏一曲。
小女孩儿渐渐长大,她还是那样爱唱歌。小女孩儿最喜欢加入青桐的音乐会,不论是早上的、晚上的、雨天的,虽然她从没有接受过青桐的指挥,但她的歌总是能和青桐的歌唱成同一首歌。
青桐一直觉得,自己爱上唱歌是受了小女孩儿的影响,小女孩儿是自己唱歌的启蒙老师。而小女孩儿却觉得,青桐是自己音乐路上最好的导师,不仅让自己坚定了选择,还给了自己很多音乐创作的灵感,在还没考上北方遥远的音乐学院之前,小女孩儿就已经创作了《树之歌》《鸟之歌》《虫之歌》……
06拉
年华似水,岁月如歌。青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小女孩儿也已经长成大姑娘,要去远方求学了。
这些年,木镇的楼越来越高,树却越来越少。
木镇的木匠也越来越少,因为木制的桌、椅、桶、盆越来越没有市场,很多东西都被铁的、石的、塑料的替代了。老一辈人常常感叹,说,唉,木镇快要变成铁镇、石镇、塑料镇了。
女孩儿在北方的城市忙着学习、演出,忙着个人的毕业演唱会。她已经很久没有回到木镇了。有一天,她收到了一件快递,里面是一架簇新的古琴和一张照片,照片里正是江南木镇自家小院的那株青桐。照片背面有爷爷的题字:青桐常在,歌声永存。
女孩儿哭了。她知道,故乡的小院已经不复存在,那株爱唱歌的青桐,已经变成了眼前的这架古琴。
在此后的岁月,无论多忙,无论走到哪里,女孩儿都要带上她的古琴。当她不快乐的时候,当她没有创作灵感的时候,当她谱写的曲子、演唱的歌儿不被人理解、不受人欢迎的时候,她都会找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演奏古琴。在深沉悠远的琴音里,她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那里有鸟鸣,有月光,有会唱歌的树和四季的歌。于是,快不快乐、有没有灵感、被不被人理解、受不受人欢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一个有月光的晚上,她听见古琴唱起了过去的歌谣,一开始她以为是自己的幻听,后来,听得真切,那的确是童年听惯了的风声、雨声、鸟声、虫声,她才肯定,是古琴自己唱起了歌。
心中有歌,比什么都重要。她想。
07西
当年江南木镇的那株青桐,可真是高大繁茂啊!在因为拆迁被砍伐后,那位善于制琴的老爷爷感觉若不把它全部制成古琴,就对不起它作为树对唱歌的热爱。青桐倾尽所有,老爷爷倾尽余生,总共制成了九百九十九架古琴,每一架都会自己歌唱。
如果你也有一架古琴,你一定要认真地去听一听,看看你的古琴会不会在有月光的晚上自己唱歌。如果会的话,说不定它也是那株爱唱歌的青桐制成的呢。
(本文获得2023年《东方少年》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童话组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