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题,巧用“已知”推“未知”
作者: 张昊寰学校举行名著阅读分享会,请根据要求,帮助甲、乙两位同学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甲同学根据《经典常谈》的介绍,准备阅读《汉书》和《离骚》,并结合二者的共性内容进行主题发言,请从下面选项中推荐两个最适合的话题( )。
A.浅谈文学中的“香草”
B.辞赋文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C.如何成为论辩高手
D.说说古代的贤君与忠臣
参考答案:BD
以上是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中名著题的第一小题。题干中提到了《经典常谈》里介绍的两本书——《汉书》和《离骚》,这两本书的具体内容,很多同学会感到陌生。确实,《汉书》《离骚》中涉及的知识,我们在初中阶段还没有接触到。当中考名著题中出现了不熟悉的名著时,千万不要惊慌,我们要在学过的语文教材和其他教材当中,找到与它们有关的内容,再通过这些内容,推导出“未知”的知识,从而准确作答。
先说说《汉书》,我们在学习《史记》的相关内容时,已经对它有过一些了解:《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再说《离骚》,初中阶段我们还没有学过它,但是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第十七课,我们学过与其有关的课文《屈原》。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对《离骚》的作者屈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们就尝试着用自己“已知”的《汉书》《离骚》的知识进行答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题干要求我们“从下面选项中推荐两个最适合的话题”,同学们要仔细审题,看清题干,不要只选择一项。
A选项 “浅谈文学中的‘香草’”,这是一个较为明显的错误选项。尽管对《汉书》了解不多,但是我们也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出来,作为一本史书,《汉书》中没有涉及过“香草”。所以,A选项应排除。
B选项 “辞赋文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先看《离骚》,《离骚》是《楚辞》中的一篇重要作品。因此,《离骚》是辞赋文学毋庸置疑。而《汉书》虽然是一本史学著作,但是我们一定听说过“汉赋”一词,并且我们熟知的司马相如、张衡等人,都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在《汉书·艺文志》中,便收录了西汉初期的辞赋一百余篇。因此,B选项正确。
C选项 “如何成为论辩高手”。在《汉书》中,“论辩”的例子有很多,但是在《离骚》中,论辩内容却很少。我们通过分析《离骚》的作者屈原,能够发现他并不擅长论辩。屈原因无法劝说君王励精图治,又目睹了国家衰败,才会在忧愁与愤懑之中写成《离骚》等作品。倘若屈原拥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口才,可能楚国的历史就要重写了。所以,C选项应排除。
最后,我们看D选项 “说说古代的贤君与忠臣”。这个选项可以说是整道题中最简单的选项了。《汉书》作为一本史书,很多内容都是围绕着“贤君”和“忠臣”展开的;而在《离骚》中,屈原用了很多隐喻,委婉地表达了他对忠贞之士的敬仰,对奸佞之辈的痛恨。因此,D选项也是一个正确选项。这道题的答案便是B选项与D选项了。
汉代著名的辞赋家
①司马相如,字长卿,著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等。
②扬雄,也作杨雄,字子云,著有《长杨赋》《甘泉赋》《羽猎赋》等。
③班固,字孟坚,著有《汉书》《两都赋》《白虎通义》等。
④张衡,字平子,著有《二京赋》《南都赋》《温泉赋》《归田赋》《思玄赋》等。
⑤贾谊,世称贾生,著有《吊屈原赋》《鵩鸟赋》等。
⑥枚乘,字叔,著有《七发》等。
在考场上做名著题时,我们如果对题中所涉及的名著不够了解,就要学会通过判断,巧用“已知”的知识,推导出自己不知道或不熟悉的知识,最后成功地做对名著题。但最根本的,我们还是要学会积累,平时认真阅读名著,熟悉故事情节,准确把握名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我们在中考时,才能确保名著题不会丢分。
编辑:栾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