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冲刺作文思路参考(上)

作者: 李辉

2025年中考冲刺作文思路参考(上)0

在“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引领下,2024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充分考查了考生通过语文学习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查内容多侧重于关注成长体验,直击社会热点,重视心灵感悟,凸显家国情怀。而在2025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青春风采、成长感悟、时代赞歌、美德传承、阅读实践等内容,依旧会成为考查的关键词。为了给2025年中考考生提供作文备考思路,我们预测了一些作文题目,希望能给备考的同学带来一些启发。

文题呈现

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夏天,倾盆大雨从天空瓢泼而下;秋天,树叶在西风中簌簌飘落;冬天,雪花飘飘洒洒装点世界……你听到小草破土而出的声音了吗?你听到雨滴打到玻璃上的声音了吗?你听到树叶随风而落的声音了吗?你听到雪花飞舞的声音了吗?大自然就是这样的奇妙,只要你用心倾听,就会听到它发出的各种声音。

请以《我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思路参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了中考命题的热点。人类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正在用实际行动让大自然变得更加美好。这篇命题作文,关键词是“听到”。因此,我们应该围绕听觉展开,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声音带来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来突出文章的主题。我们可以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来表达对它的热爱;我们还可以反向立意,通过描写不想听到的自然界的声音,启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大自然的朋友。

思路一:写成游记。“我”在假期里和家人到风景优美的地方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我”听到了鸟儿的歌唱、夏夜的虫鸣、林中的风声……各种大自然的声音充实了“我”的旅行生活,“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抒发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思路二:写成小说。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护林人,“我”每天都要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世界的美好。有一天,“我”看到几个人正在盗伐红松。在听到油锯锯倒树木的声音后,“我”怒火中烧。于是,“我”和盗伐者展开了机智的斗争,最终将破坏环境、盗伐树木的人绳之以法。

思路三:写成倡议书。“我”以学校学生会主席的身份,在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中发出倡议,启发全校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呼吁同学们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之中,努力成为保护环境的志愿者。“我”相信,通过所有志愿者的实际行动,大自然的声音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动听。

「文题呈现」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喜欢对月抒怀,表达心志。进入科技时代,人类开始对月球开展各种探测活动,中国的“嫦娥工程”已经获取了月球表面的诸多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月亮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不同寻常。作为中学生的你,对月亮有着怎样的情感?你又有什么话,想对月亮说一说?

请以《月亮,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思路参考」

这是一篇饱含着情感和想象的命题作文。“月亮”是我们倾诉的对象,意味着我们要赋予月亮人格化的特征,即月亮能够听懂我们要对她说的每一句话。写作时,我们应该围绕对月亮的独特情感、理性思考或美好愿望展开,也可以从人类探月的角度巧妙立意。如借月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或者是由月亮引发出自己对人生、对未来的深刻思考,或是展望人类移居月球的美好愿景。在写作时,我们要充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月亮当作朋友,想象月亮与自己倾心交流。我们还要在文章中融入与月亮相关的经典诗词,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增添文化色彩,强化感情表达。我们还可以运用细腻的描写营造氛围,衬托情感,使感情抒发更加自然,更具感染力。

思路一:描写思乡与思亲之情。可通过回忆“我”与家人在月下的一次难忘的团聚,如一起中秋赏月,一起做月饼等,从而抒发“月圆人未圆”的感慨,体现“我”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

思路二:表达成长的深刻感悟。文章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为切入点,联系自身的成长经历,如在遇到挫折、情绪低落时,“我”看到天上的弯月,感悟到人生如同月亮,也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于是,“我”向月亮倾诉自己的挫折,表达自己战胜困难的决心。

思路三:展现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们可以从神话传说写起,如嫦娥奔月的故事,表达了古人对神秘宇宙的向往。接着,我们想象自己成为一名航天员并成功登月,在月球的奇妙经历让我们流连忘返……还可以将月亮视为美好情感的寄托,表达自己对和平、友爱的渴望。

「文题呈现」

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我们即将开始高中的学习生活;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我们即将叩开大学的校门;再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或者选择进一步深造。那时,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都会大幅提升……那时的你已经大学毕业,你会在哪里?你在做什么?你是否实现了少年时的梦想?你对未来还有哪些憧憬?

请以《你好,大学毕业后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思路参考」

这是一篇典型的想象作文。文章的主人公已经确定,就是大学毕业后的“我”。这时的“我”,可能还继续在高等学府里深造,也可能已经离开校园走上了工作岗位;这时的“我”,可能已经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也可能还在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写作时,我们要先设计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工作,是医生、老师,还是作家?在哪所大学里深造,是不是你梦想的大学、喜欢的专业?工作或学习的地方是城市还是乡村?这时的你,在事业或学习上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这时的你,是不是还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废寝忘食地努力……总之,整篇文章一定要发挥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思路一:从自我反省的角度写作。大学毕业后的“我”,没有实现当年的梦想,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每天繁忙的工作让“我”感到压力很大。于是,“我”反思自己在读初中、高中时,因为贪玩没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此时的“我”醒悟了,应该抓住美好的青春时光,努力学习,才能在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思路二:从追逐梦想的角度写作。大学毕业后的“我”,选择了继续深造,在自己喜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深入学习。“我”在上初中时就特别喜欢读某位作家的文章,现在自己也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思路三:从自我完善的角度写作。大学毕业后的“我”,来到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由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少,很多业务都不熟悉,只能不断地向公司的同事请教。于是“我”每天下班后,利用休息时间不断钻研业务,希望早日在工作中创造佳绩。

「文题呈现」

在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很多人:邻居李叔叔的孝顺在小区出了名;“我”的班主任老师,他耐心地对待班里的每一名学生,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我的爸爸是个热心肠的人,他总是无偿帮助别人,被大家称为“活雷锋”;一位路上偶遇的陌生人,他用实际行动教育了很多人……还有一些人,我们在历史上认识他,在书中了解他,在新闻中看到他……这样的“他”值得我们喜欢、尊敬和热爱。

请你以《他(她)是我最____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思路参考」

这是一篇非常“接地气”的半命题作文,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就能从生活中选取真实的材料完成作文。提示中的“他(她)”,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我们可以写爸爸、妈妈,突出他们孝敬老人、努力工作的优秀品质;可以写老师,表现他们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可以写邻居,体现他们关心他人、与邻里和睦相处的可贵精神。我们还可以写历史上的某个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写某一本名著中的感人形象……只要这个人物的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歌颂的品质,都可以被写入我们的文章中。

思路一:歌颂亲情的美好。邻居李叔叔精心照顾他长期卧床的父亲,换着花样给父亲做可口的饭菜,每天为父亲擦洗身体,还推着他在小区里晒太阳……李叔叔照顾父亲的举动家喻户晓,亲情的美好在李叔叔家得到真实的体现。

思路二:赞美榜样的力量。我们班的班长小赵同学是“我”的榜样,他精心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哪位同学需要帮助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们都热情地称他为“及时雨”。

思路三:讴歌精神的可贵。人们熟悉贝多芬是因为他的音乐成就,却很少了解他的身世和他的精神世界。其实,正是得益于贝多芬坚强不屈的精神,世界音乐史上才能够留下一首首动听的钢琴曲。贝多芬献身音乐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文题呈现」

清代诗人袁枚的《苔》中有两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是一种非常不起眼儿的植物,常常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角落。它的花朵虽如米粒般微小,却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在生活中,有很多像苔花一样平凡的人,尽管他们知道自己无法与牡丹媲美,却依然努力绽放出自己的光芒,追求不平凡的人生。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你以“平凡与不平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思路参考」

这篇话题作文由两句诗引入,诗句不仅描绘了苔花的特性,更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中,很多人像苔花一样平凡,但我们应该明白,无论我们的起点如何,都要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题目要求以“平凡与不平凡”为话题,我们可以写成记叙文,记叙生活中某个平凡人执着追求、努力向上而最终成就不平凡的事例;也可以写成议论文,以“在平凡中创造精彩人生”为中心论点,选取雷锋凭借乐于助人的精神成就不平凡的人生,或张桂梅以一己之力创办女子高中,将一千多名贫困女生送入大学校门等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加以论证。

思路一:写成记叙文。李叔叔是一名平凡的邮递员,他每天为三个小山村送信、送快递,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多年。李叔叔还经常义务为养老院的老人放电影,一放就是十几年。李叔叔的事迹感染了“我”,让“我”看到平凡的人也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思路二:写成议论文。列举教师、医生、警察等群体的事例,突出他们虽然职业平凡,但却在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用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用正义之躯守护人民平安的优秀精神品质。再用史铁生、樊锦诗等人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平凡铸就伟大”。

思路三:写成书信。在即将毕业之际,“我”以《让平凡的我们创造不平凡的未来》为题,给那些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同学写一封信,鼓励他们要不甘平凡,努力学习,锤炼品格,争取早日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洪流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

「文题呈现」

你了解“国潮”吗?“国潮”是一种把中国古典元素与现代元素交融后的新时代审美。它以品牌为载体,既能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又是传统文化的自然回归。2020年,600岁的故宫成为“网红”。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得到了年轻人的认可,一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人们用“国潮”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国潮的创新创造、出圈传播,进一步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国潮”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彰显大国风范,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你是怎样看待“国潮”的?你心中的“国潮”是什么样的?请以“我心中的‘国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