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的春花
作者: 马三思
每当听人提起李煜在《虞美人》中的那句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总能想起自己的母亲。
我的母亲家中有三个姊妹,大姨和二姨分别叫凤莲和带莲。唯独母亲,被唤作春花。可能是外公希望,她的生命能像春花一样姹紫嫣红地绽放吧?平日母亲跟我谈自己的经历时,那些平淡的描述,让人觉得她似乎辜负了外公的期盼。但在我看来,她平凡却不平庸,真实且美好。
母亲她们姊妹三人,在春种秋收的田野间,在寒来暑往的日子里长大。即使到现在,母亲也无法割舍那份单纯的劳动的快乐。土地是她的老师,教会了她勤劳;劳动也是她的老师,让她学会了坚强。她在耳濡目染、亲身实践中学会生活。谁能说她的人生平庸呢?在我看来,她的生活恬淡而闲适,一点儿也不平庸。
春花喜欢在闲暇时看看电视连续剧,但她只喜欢两位男演员。一位不仅歌唱得好,戏也演得十分出色;另一位却是因为与我的相貌有几分相似,从而他得到了母亲的喜爱。或许母亲幻想过,自己的孩子在将来也能成为她的骄傲。
平日里,春花也渴望稍作改变,好让自己变得更美一些。她时常念叨着要化点淡妆,发型最好也变得更时髦一点儿。当我好奇地询问母亲的感情经历时,她总是躲躲闪闪却又羞涩地透露出一些:那时,我的父亲家境一般,但他热爱自由,经常骑着马儿在尘土飞扬的路上飞奔。结婚前,为了娶到春花,我的父亲不惜变卖了自己心爱的那匹马;结婚后,为了家里的柴米油盐,他不顾酷暑寒冬,艰难地维持着自己的小生意。而春花也挑起照顾家庭的重担,默默地帮我的父亲分担着生活中的苦辣酸甜。他们的生活平淡而充实,已经一起度过了近二十年的岁月。
春花的温柔如同春风,藏于生活的点滴之中。她朴实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细腻的心。这就是我的母亲——春花。
教师点评
文章描述了作者对于母亲“春花”这个名字的感悟和理解。开篇引用李煜的词句,将诗文中的“春花”与母亲的特点进行巧妙对比,表现出母亲朴实无华的性格,又隐含了对母亲的理解与爱。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母亲的日常生活,强化了母亲质朴但真挚热情的形象。
(指导教师:孙江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