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情感融入观察的对象中
作者: 郭学萍长辫子老师
网名“长辫子老师”,全国小学创意写作发起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微信公众号“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拥有60 万关注者。
林间遇见一只画眉鸟
父亲年近八十岁,身体健朗。他喜欢种菜,种花,养鹅,养鸟。
他养过一只鹦鹉。有一次,鹦鹉趁父亲打开笼子喂食时飞走了。父亲从此不再养鸟。“鸟这类小动物,树林才是它们的归属,家里养不得。”这是父亲失去鹦鹉之后的感慨。
这让我想起儿子的小时候。有一次,儿子在小区山坡上捡到一只受伤的鸽子,带回家精心饲养。儿子把这只鸽子当成超级宠物,每天都要给它喂食,并在书房里的露台训练它飞翔。
一个月后,这只鸽子的腿伤已经痊愈。我们和儿子商量,把这只鸽子放飞。儿子虽然很不舍,但还是同意了。于是,爱人打开露台的窗户,儿子轻轻捧起这只鸽子,松开手掌,让鸽子飞了出去。
这让我想起一首儿歌《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读着这样的儿歌,想着自己曾和家人一起放飞鸽子的事,再来读欧阳修的《画眉鸟》, 自然感触更深。
滁州是个好地方,这里多情的山水、淳朴的民风,足以慰藉欧阳修仕途沉浮的心灵,也为欧阳修的创作注入新的灵感和素材。
想象一下:在一个春日的清晨,诗人在林间漫步。低头有野花,抬头有山林,山林中有鸟,鸟儿的翅膀扇起风,风中有婉转的歌声。
这树林的歌唱家,正是画眉鸟。它的眼圈呈白色,并沿上缘形成一条窄纹,向后延伸至枕侧,形成清晰的眉纹,极为醒目。
画眉鸟不仅喜欢唱歌,还喜欢跳跃,在林间高高低低的树枝上蹦上跳下。
这是笼中鸟不具有的快乐。
画眉鸟
[宋]欧阳修①
百啭千声②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③锁向金笼④听,
不及⑤林间自在啼。
第一句,诗人采用“先声夺人”的写法,从画眉鸟的叫声入手,用极为寻常的口吻来描写林间的画眉鸟的特点。
画眉鸟的特点之一:行动自由,可以飞来飞去;特点之二:叫声婉转,悦耳动听。
通过林中的鸟鸣声和笼中鸟鸣声的对比,道出诗人的恍然大悟。
全诗的主旋律:自由。
第二句,诗人着力描写林间画眉鸟美好的生活环境,为后文反转作铺垫。
第四句,诗人通过“金笼”与“林间”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林间自在啼”的喜爱。
①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江西庐陵( 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 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②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啭:鸟婉转地啼叫。
③始知:现在才知道。
④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⑤不及:远远比不上。
漫话写作
表达喜爱的方法 —— 运用“对比手法”
当我们的写作对象是动物时,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呢?
大作家欧阳修在描写画眉鸟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林间”和“笼中”的画眉鸟进行对比,表达自己对“林间自在啼”的喜爱与向往。
当然,对比手法的运用,还可以增加表达的准确性。看看浩奇对蜂鸟的描写。
不少人见过麻雀,都说麻雀是体形很小的鸟类。其实还有比麻雀小得多的鸟类,那就是蜂鸟。蜂鸟的种类很多,大约有六百多种。其中最小的蜂鸟体重只有两克,和一只大蛾子差不多重。蜂鸟非常美丽,羽毛能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泽。它以花蜜和花上的昆虫为食物。蜂鸟飞得很快,有时蜂鸟停在空中一边扇动翅膀一边用长嘴去吸食花蜜,真像一只大蜜蜂。
对话诗人
久仰久仰! 您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哇!我在课本里读过您的《醉翁亭记》, 还为此专门去了一趟位于安徽滁州的琅琊山,到您笔下的醉翁亭逛了一圈。
长辫子老师好! 像你这种“跟着课本去旅行”的做法,值得推崇。
您的学生——大文豪苏轼这样评价您:“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承蒙夸奖,后生可畏! 我十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到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 平易自然、潇洒恣意的文章让我眼前一亮。我夜以继日地抄写吟诵,努力把这些优秀诗文铭记心中,丰厚自己。
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难怪您能成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创意在线
同学们,除了写作,我们还可以把动物趣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快来创作一本属于你和小动物之间的绘画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