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都要用“我想”

作者: 余俊

微课堂

很多孩子喜欢用“我想”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其实,描写心理活动,除了直接用“我想”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表达方式。比如“我只好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一定要给他们姐弟俩买两张电影票”。叮嘱自己的话就是“我想”的话。类似的表达还有:“我猛地想起”“左思右想”,很多词语都可以替代“我想”,反映“我”的内心活动。还可以直接用一段话,表达内心想法,比如:“我在雨中呆呆地站着,是悔恨吗?不知道。好像我跟前站着一个人,在指着我的鼻子说……”这是作者运用假想的手法,来表现“我”的心理活动。由此可见,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除了用“我想”一词之外,还可以用多种方法。

微荐读

我穿好护具,戴好头盔,开始攀树!我首先摆好坐的姿势,让绳子自然吊着我,然后把脚伸进套环里,用力一蹬,把上面的绳结推上去。可是我怎么使劲好像都推不上去,这可怎么办呢?我想了想,原来是我的脚踩得太用力了,所以一直推不上去。我稍作调整后,果然推了上去。别忘了最后一步,要把套环的绳结也推上去,同样也要抬抬脚,脚不能太用力,嘿,果然又上去了一点儿。刚开始我还有些慌乱,动作不协调,但很快我就掌握了要领,一蹬,一推,再推。不知不觉,我已经攀得很高了。地上的人们已经变得很小。现在我要尝试一下“抱树”。因为绳子是挂在小枝丫上,所以要助力才能抱到树干。我对着一根粗壮的树干一蹬,就像荡秋千一样荡了起来,再用力,凉风扑面而来,我看准时机,居然稳稳地抱住了!我就像一只猴子一样抱着树干!真的难以置信,我做到了!

——彭 彬《攀树》

微点评

小作者写出了自己在面对第一次攀树时的内心想法,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不会让人感到单调重复。

微训练

泪水,是感情的流露,或喜悦,或悲伤,或懊悔,每一次流泪都会有一段难忘的经历,都会在情感深处留下深深的印迹。泪水是成长的记录,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着你走过的历程。回首往事,你会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呢?请以“泪水”为话题,写一篇习作,“我想”可用其他词来代替。

上一篇: 用“5W+1H”公式写清过程
下一篇: 感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