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清香
作者: 黄思瑜又到一年端午节,我仿佛嗅到了阵阵清香。其香味有多种,每种都各具特色。
第一种清香来自粽子。南北方对粽子的口味需求各有不同。北方喜甜,有红枣粽、赤豆粽、蜜饯粽等,口感甜柔清香;南方喜咸,有猪肉粽、火腿粽、蛋黄粽等,口感咸滑油嫩。但我更喜欢无馅白粽。诗曰:“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苎丝韬。炊余胀满峻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洁白如玉的糯米用水淘洗干净,用箬叶严密包裹,用苎麻丝线捆结实。煮熟的粽子挺实饱满、棱角分明,剥掉箬叶的粽子洁白如凝脂,晶莹可爱。急急忙忙咬上一口,唇齿间清淡的米香、清新的叶香、鲜美的草香融合在一起,清甜爽口,回味绵长。

另一种清香来自艾草。民间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的说法。古时,家家都在门前挂艾草,以驱赶蛇、蝎、蟾、蜈、蜘五毒。艾草身上布满绒毛,它的气味如同雪天的空气,清凉温和。初闻,犹雏菊般清香;再嗅,如凉瓜片淡香;细品,像薄荷冰草香。我喜欢把艾草挂于窗前,其芳香不但能净化环境,还能醒脑安神,让人不得不感恩大自然的恩赐。
再一种清香来自香袋。香袋,就是香囊。端午节佩带香袋的习俗自古有之。香袋用彩色碎布和唤作“长命缕”的五彩丝线制成,里面装有各种香料,是气味清甜的吉祥之物。据说,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以保佑平安,使人健康长寿。有的香袋含有开窍化浊的中草药,具有驱蚊除害、祛邪醒脑等功效。我爱把奶奶刺绣的熊猫香囊挂于书包上,它乖巧玲珑,呆萌可爱。奶奶说:“熊猫香囊身佩带,避邪祛病祈安宁。”我更觉得,佩带精美的香囊,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是我们对民间工艺的喜爱和敬仰。
这便是端午的清香,也是端午的灵魂。
(指导教师张宗明)
精彩点击
这篇习作的成功,得益于小作者精巧的构思。文章以“清香”为明线,以“‘我’的情感”为暗线,明暗交融,相得益彰。通过对粽子、艾草、香袋三种“清香”的描写,抒发小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对民间工艺的喜爱和敬仰之情。文中引用诗文名句,底蕴丰盈,文采斐然,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情实感,深深地感染、打动着读者。
(张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