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观风云
作者: 李千雅
每逢捧起书,品读一首首古典诗词,我就仿佛掉入了历史长河之中,穿越回了唐、宋、元、明、清的过往时光里。
我来到大唐,遇见一个身着白色长袍的少年。是谁家少年郎,站在诗词界的高峰,惊艳了千年时光?哦,是那个长袍飘飘、面如冠玉的李太白啊!他潇洒豁达,面对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心怀天下,踌躇满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的才华与气度令我难以忘怀。
我行至宋朝,遇见那个壮志难酬,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我为诗人郁郁不得志而感到遗憾,也为他在失意时表现出的豪迈而敬佩。我还看到了那个年过花甲的老人,那个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失望与盼望交织,苦苦困扰着渴望祖国统一的陆游。我还与写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林升擦肩而过。是呀,国破家亡,外敌侵入,当政者却偏安一隅,谁能不悲愤!
踏入明代,我遇见那个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率领军队击退瓦剌军的于谦。在他的“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中,我品味到了他思念亲人但为了祖国舍弃小家奋勇杀敌的一片丹心。
站在清朝的时光轴上,我遇见眼看国家被列强瓜分、山河破碎而发出“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呼号的黄遵宪。他忧心忡忡,呼吁变法,号召人才,共同为国出力,写下“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的诗句,令我肃然起敬。
品古典诗词,阅历史风云。打开书,那一个个场景跃然纸上,那一位位名人从泛黄的书页中走出……合上书本,已是黄昏,我却心潮澎湃!
(指导教师刘菜治)
精彩点击
小作者以诗词的角度串联起历史,让大家看到了他的知识储备。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映衬出历史,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小作者能够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感悟诗词表达的情感,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思考,值得称赞。
(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