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游击战
作者: 李鸿博今天下了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正好又赶上体育课,同学们高兴极了。
我和九个好朋友聚在一起商量玩什么游戏,看着漫天大雪,我说:“我们不如玩个叫‘雪地游击战’的游戏吧。这是我发明的游戏,它类似于打雪仗。规则是我们分成几个队,每队占领一片阵地,我们利用雪球攻击其他人,被雪球砸中一次就被淘汰,占领整个阵地的队就是获胜队。”大家听后异口同声地同意了,个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我们10个人分成了5个队,分别是赤、橙、黄、绿、蓝队。我是赤队队长,我们的阵地是凉亭。这里易守难攻,我们队有一定的把握能够胜利。
绿队离我们最近,所以我打算先从他们下手。绿队占领的是树林,也占据地形优势。为防其他队在我们“出征”时“偷营劫寨”,我只好冒险独自“征讨”。
我小心翼翼地来到了绿队的地盘,绿队听到“咯吱咯吱”的踩雪声,发现有“敌人”入侵,立刻带上事先准备好的雪球来驱赶我。就这样,一场恶战开始了。
树林中,我瞬间变身“特种兵”,用大树做掩体,不断向绿队队员扔雪球。绿队队员的雪球很快就用完了,就在他们弯腰团雪球的时候,我来了个突然袭击,拿起雪球,成功击中一个“敌人”。另一个“敌人”见状,拿着雪球向我逼近,我不得不用大树做掩体,准备转移阵地,却不小心被一个树墩绊倒,“敌人”趁机向我发起攻击。我用余光一瞥,一个苹果大小的雪球向我飞来,我心想:完了,我如果“阵亡”了,我们队就危险了!怎么办!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硕大的雪球从凉亭方向飞来,两个雪球在空中相遇,炸裂开来,雪花四处飘散。哈!我得救了。再一看,原来刚才那个雪球是把守阵地的队友扔来的。有了队友助阵,我们很快打败了绿队。
我返回阵地后,得知了一个坏消息:橙、黄两队联合起来,以“阵亡”一人的轻微代价淘汰了蓝队,此刻正向我们逼近。看到他们人数占优,我的队友有点儿慌乱,结结巴巴地说:“队、队长,他、他们人多。”我微笑着对队友说:“兄弟,别怕!他们人数虽然比我们多,但是我们的射击技术比他们好,肯定能赢!”
“敌军”到了,我们立刻进入了战斗状态。只见我的队友团雪球、瞄准、投掷,一气呵成,雪球在空中飞出一个完美的抛物线,“砰!”的一声正中冲在最前面的“敌人”。紧接着,我也击中一个“敌人”。就在我们觉得稳操胜券之时,一个幽灵般的雪球从我耳边“呼”的一声飞过,击中了我的队友。我气愤极了,拿出我的秘密武器——雪铲,冲出阵地,与最后一个“敌人”展开了一场一对一的“殊死搏斗”。我铲起一堆雪向“敌人”抛去,“敌人”几个闪躲过后,不敢和我硬打,躲到了大树后面,当起了缩头乌龟。我慢慢向大树逼近,就在这时,“敌人”突然蹿出,向我扔了几个雪球,我连躲带闪,逃过一劫……
就这样,我们俩追来追去,从树林追到凉亭,从凉亭追到篮球场,从篮球场追到广场,又从广场追到排球场,一时间难分胜负。我突然心生一计:佯装逃跑,伺机偷袭。见我要“逃”,“敌人”向我飞奔而来,我突然停下,“敌人”用力过猛,再加上地滑,一下子摔倒在地。这么好的机会我怎能放过,立马抓起一个大大的雪球狠狠地砸中了他。我们队最终取得了这场“雪地游击战”的胜利!
这场激烈的“雪地游击战”虽然结束了,但我们欢乐的笑声仿佛仍在校园上空盘旋,让整个校园在寒冷的冬天里热“雪”沸腾。
(指导教师周和)

佳作秀场
教师寄语
这篇《雪地游击战》写得很出彩,把一群孩子打雪仗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充分体现了小作者和同学们的童真与快乐。首先,文中介绍打雪仗的过程颇有章法,逻辑合理。其次,作文的描写很精彩,第一人称视角为读者营造了一种亲身体验的氛围,带入感较强。文中关于“激战时刻”的动作描写,画面感十足,遣词造句十分流畅。事实证明,玩游戏才是孩子童年最快乐的事,而这些快乐的事也正是小学生作文选材的宝藏所在。
(周和)
写作初衷
一听到我的作文要被刊登在《小学生优秀作文》上,我高兴极了!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一段真实的经历——那是一节冬天的体育课,正好刚刚下过一场大雪,体育老师宣布自由活动,我和几名同学就在校园雪地里打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雪仗,开心的情绪即便在游戏结束了也没有消失,回家之后,我仔细回想打雪仗时的细节,写出了这篇作文。
(李鸿博)
各抒己见
雪球激战的场面描写得非常逼真,尤其是赤队与绿队交锋的时候,大量的细节描写,让我好像目睹了这场战斗。
(曹文缤同学)
这篇文章有好多加引号的词汇,比如“出征”“偷营劫寨”“征讨”,这些词让文章读起来更加惊心动魄。文章结尾“让整个校园在寒冷的冬天里热‘雪’沸腾”,一语双关,彰显了小作者的奇思妙想。
(尹钰珠同学)
这篇文章不仅情节有趣,而且“起承转合”得非常自然而巧妙,开门见山的“起”、树林交战的“承”、以一敌二的“转”,文题呼应的“合”,让整篇文章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沈宥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