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藏族朋友

作者: 宋学思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人驱车前往红原大草原,那儿是像我这样生长在大城市里的孩子无比向往的地方。

辽阔的草原上,骏马奔腾。初升的太阳挂在远处的山尖上,洒下万丈光芒,为无边的草原染上了一层金色。

金色的霞光中,一位少年正策马飞奔而来。只见他身着一身陈旧的球衣,衣服上隐约有些墨绿色的青草汁液痕迹。少年八九岁,五官标致,双眼黑而明亮,皮肤黝黑,两颊微微泛着些许红色,爸爸说那是草原上特有的“高原红”。

这位少年就是我在暑假红原之行新交的朋友——扎西。

扎西生在草原,长在草原,小小年纪就已经骑术了得。你看,骑术表演时,扎西只轻轻地抚了抚马鬃,抖动缰绳,马儿便似乎懂得了扎西的想法,随着一声嘶鸣,欢快地跑了起来。随后马儿速度越来越快,像一道闪电奔向远方,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扎西将身子伏在马背上,任由马儿在风光旖旎的草原上追风逐日……那娴熟的骑术、潇洒的身姿,看得我们羡慕不已,连声叫好,手掌都拍红了,心里更是痒痒的,想像扎西一样在草原上驰骋。于是在我的百般央求下,妈妈同意让我也试一试。在扎西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可以勉强独自一人骑马了。哈哈,这个师父真是不错呀!

在扎西师父的带领下,我独自骑了一程后,便尽兴地回了营地。为了表达谢意,我送给了他一顶我心爱的熊猫帽子,还拿出喜欢的零食想要和他分享。他看着漂亮的熊猫帽子,眼含惊喜,却又连连推拒:“不用,不用!”在我的坚持下,他才不好意思地接过帽子和一小包饼干,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谢谢。嘿,真是个腼腆又客气的人哪。

回程路上,看着车窗外快速流动的草原,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个骑马少年的身影。别了,扎西,我亲爱的朋友!希望你能像高原上的雏鹰一样健康成长,自由飞翔。扎西德勒!

(指导教师曾蓉)

精彩点击

一次旅行经历除了带给你美景美食,还有什么?小作者就在一次草原行中收获了一位藏族朋友。我们知道,描写人物时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本文小作者在写这位藏族朋友时,就抓住了他骑术精湛的特点。“轻轻地抚了抚马鬃,抖动缰绳”“将身子伏在马背上”等动作描写具体地写出了少年娴熟的骑马技术;“像一道闪电奔向远方,时而上坡,时而下坡”等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形象生动的语言中,一位潇洒自如的草原少年跃然纸上。接下来写少年耐心教“我”骑马和“我”赠少年帽子的情节,体现了少年淳朴、善良的性格。这样选取典型事例来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个性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