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真事,理思绪,露真情

作者: 朱连清

生活会带给我们各种情感体验,有时是惧怕、愤怒,有时是追悔、愧疚,有时是忐忑、无助……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让我们的真情实感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自然流露。

妙招一:选材——奠定“情”的基调

生活中,很多同学的习作给老师最大的感受就是假、大、空,即情感假、主题大、语言空洞。因此,我们在选择作文素材的时候,首先问一问自己,这个素材是否符合“三不原则”:

不夸张——情节没有过分夸张或缩小。

不失实——内容经得起推敲,即使是细节也应合乎情理,给人真实感。

不矫情——感情自然流露,合乎人之常情,而不是牵强和外加的。

妙招二:细节——挖掘“情”的深度

在一篇作文中,我们想一想哪些地方是最能打动读者的,然后将其细节细化。下面,我们看一下《奶奶的味道》的片段:

我跑到灶台前吵着让奶奶拿烤红薯给我吃。奶奶拗不过我,一边将烤红薯递给我,一边嘱咐我小心点儿,别烫了手。我迫不及待地接过烤红薯,一边用鼻子嗅空气中弥漫着的烤红薯的焦香,一边用手轻轻撕下红薯皮,诱人的红薯瓤露出来了,咬上一口,松松软软的,还带着一点儿甜味儿。

这个片段通过描写“我”津津有味吃烤红薯的细节,从侧面写出了奶奶烤红薯本领的高强,从而展示了奶奶对“我”的爱,为后文“我”对奶奶的思念埋下伏笔。

妙招三:真情——触摸“情”的温度

生活是平淡的,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没有太多能引起情感大起大落的事儿,但“平平淡淡总是真”,小学生应学会对生活有敏锐、细微的体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情感,学会以小见大。有时候一件小事信手拈来,也能写成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比如某篇作文大赛获奖作品《妈妈回来了》的结尾: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真情不需任何修饰的语言,平实的文字仍可闪耀着真情的光华。因此,本次习作可以采用借景抒情、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等多种方式真实地抒发感情。请看习作《夜路之行》的片段:

路边的大树,不停地摇摆着它的枝叶,好像是一只只魔爪随时要向我扑来……

借景抒情,借助夜行途中所见之景进行合理的想象来表达紧张之情……

完了!后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我该怎么办?逃跑吗?双腿打战跑不动。和他斗?可是我打得过他吗?

内心独白,夜行之中通过“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写出自己的紧张或者勇敢。

走过黑黑的夜路,我不再是胆小鬼!以后我会勇敢地去面对任何困难,并战胜它们。

直抒胸臆,结尾大胆地抒发夜行的感受,用真挚的情感唤起读者的共鸣。

上一篇: 我是风
下一篇: “满满”的惊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