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成就品格,坚守方可长久

作者: 王哲毓

“听劝”成就品格,坚守方可长久  0

一个普通的理发师,因“听得懂话”而走红。各地网友蜂拥而至,只为理发。一个人、一家店、一把剪刀竟直接带动湖南怀化的旅游业发展。李晓华的爆火离不开十年如一日的匠心与坚持,但同时也离不开流量推动。在现如今流量至上的喧嚣中,我们应如何助流量流向坚守?依我之见,“听劝”显真心,真心促坚持,流量则助发展。

古语有云:“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听劝”是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亦是一种反躬自省的美德,“听劝”能助己修身,还能促进国家发展。秦有嬴政“听劝”继续任用李斯等客卿,终成一统天下之霸业,唐有太宗“听劝”重用魏征,共创“贞观之治”;今有李晓华“听劝”“让顾客笑着走出理发店”,凭一己之力带动怀化经济。正是他们的“听劝”,促进了自身乃至社会的发展。

除了接受他人的“好言相劝”,如何对待他人的劝告之言,亦是一门学问。李晓华耐心倾听顾客心声,充分理解顾客需求,“精雕细琢”顾客的发型直至顾客露出满意的笑容。没有华丽的店面,没有高贵的“头衔”,只有一份质朴的真心“听劝”,而这份真心“听劝”正是打动顾客的必杀技,使她爆火“出圈”。可曾知,“听劝的李晓华”并不只存在于理发界:长沙豆豉园巷,有手艺人坚守三十年,将初心一针一线缝进岁月;宁波迎凤街,小小早餐店几十年不倒,定格几代人的“舌尖记忆”……在小巷深处,在不起眼的角落,许多人深耕老手艺、守护老口味,用真诚和匠心赢得信赖。李晓华的爆火折射的是那些手工匠人们“听劝”的“真心”和“匠心”。

“听劝”受人赞,真心促发展,而唯有坚持方可成就不凡。时代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坚守却更难能可贵。李晓华们“听劝”的背后,何尝不是十几年的默默付出与坚守?在巴黎奥运会熠熠生辉的张博恒,曾经历无数次跌倒,在16岁那年甚至经历了严重的腿骨骨折,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创造了他的“中国荣耀”;扎根于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攀登至海拔6千米以上,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成功收集上千种植物的种子4000万颗,填补了全球种质资源库的空白;高原守护神吴天一,扎根险峻的青藏高原,以仁心为灯,以坚毅为拐杖,日夜穿梭在崎岖的山路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高原人民的安康。搏浪万里终有岸,千山越过终见春,迎接风浪或许艰难,但彼岸的风景引人追寻。

快节奏的时代,后浪追赶频繁,人人都有机会,也有被淹没的危机,如何让真诚的、有品质的匠人们于时代中屹立不倒,需要我们深思!李晓华的“全国巡剪”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在流量如潮水般涌来之时,“李晓华们”更应清楚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定位,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丰富自己的经验,顺应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让那些来“偷师”的理发师们反思整改,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整顿。同时借助“流量”传播,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让专业成为衡量质量的唯一标准,让品质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让“匠心”成为各行各业的“常态”。那么我们身边将不再只有一个“李晓华”,人人都可以是“李晓华”。

指导教师:包玉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